《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渺小、慷慨、枯竭、和蔼可亲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保护地球的自觉性。重难点:使学生懂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要精心保护好地球。课前准备:1、学生搜集有关环保方面、地球知识方面的资料。2、教师制作相关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上节课我们已初读了课文《用心灵去倾听》,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下一课《只有一个地球》。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并根据文章最后两段填空。(1)这个地球太(),同时又太();(2)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3)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所以要精心保护地球。2、指名练习填空,并齐读这段话。3、说说从课文哪些段落可以感悟到要精心保护地球的原因。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一)学习一、二自然段1、自读自悟一、二自然段,画出描写地球“美丽、渺小”的句子。2、交流。①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②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4、指导朗读交流的句子,读出对地球母亲的感激,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二)学习三、四自然段1、自读自悟三、四自然段,画出你感受最深的词句。2、分析下面的句子。①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②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滥用化学药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害,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三)学习五、六、七自然段1、自读自悟这三个自然段,说说课文怎样说明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联系上下文理解“资源枯竭”。2、抓住关联词“......但是......即使......也是.......再说......”领悟第七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3、展开小小的辩论人类是否能移居别的星球?小结:既然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那我们就更应该精心地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1、向学生展示一篇相关的文章《地球万岁》学生自读感悟。2、作为地球母亲的孩子,当你看到这位饱经沧桑、伤痕累累时,你想对她说些什么,为她做些什么呢?先想一想,再动手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