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一猜》教学设计襄樊市大庆路小学刘敏课型:活动课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100页。教学目标:1、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的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2、在猜测中让学生学会对于推理过程的简单叙述。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教学重点:经历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推理过程(两种情况的猜测)1、谈话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和刘老师认识这么久了想不想猜一猜刘老师今年多少岁?这样没有依据地去猜,能不能一次猜准?刘老师给你们一个提示:我的年龄是由数字0和3组成的两位数,现在你能猜到了吗?谁能说说你的想法?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师:真棒!原来猜也大有学问,要想一次猜准,就要有依据地去猜才行,今天刘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数学广角”,去玩“猜一猜”的游戏,高兴吗?(板书课题:猜一猜)2、感受推理过程(1)“猜名字”游戏师:在“数学广角”里有两位小朋友已经在等我们了,看,你们能猜出哪位是兰兰,哪位是红红吗?(生猜)大家能不能确定谁是兰兰,谁是红红呢?(不能)那刘老师给大家一个提示。(出示:左边的小朋友说:“我不是红红”)可以猜出来了吗?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生:左边的小朋友说她不是红红,那她就是兰兰,右边的小朋友就是红红了。)还有别的想法吗?(左边的不是红红,那右边的肯定就是红红,左边的就是兰兰了)。师:你们俩不但猜得准,而且说得也清楚,真不错!大家把掌声送给他们,老师也送你们一个礼物,是什么呢?(师预先准备红花、智慧星)指一生:奖给你的不是红花,那是什么?师追问思维过程。谁愿意和大家说说为什么刚开始不能马上猜出来,而现在却很快就猜对了呢?师:是啊!当事情有两种情况时,要想一次猜准,需要根据提示先排除其中一种情况,再去猜。(2)游戏二:师生合作,玩“猜水果”游戏师: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做“猜一猜”的游戏,你们谁愿意上来玩?(指两名学生上台,各拿一个水果,放在背后,不让其他人看见。)现在让我来猜好吗?但你们要给我一个提示,(指其中一生)告诉我你拿的不是——(我拿的不是苹果)那你拿的是梨,他拿的就是苹果了,对吗?举起来让大家看看,谢谢你们,水果送你们了,请学生互相说说理由。(3)游戏三:生活中的猜一猜游戏师:其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猜一猜”游戏,大家想猜猜刘老师的一些事情吗?①我喜欢打乒乓球,我握拍子的手不是左手,那是哪只手?②我教的二(2)班班长不是女孩子,是——?③我走路时,先迈的不是右脚,那是哪只脚?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猜的事情有两种可能,我们就根据提示语去猜,不是这种情形,就是另一种情形。二、情境体验,完整表述推理过程(三种情况的猜测)1、“猜年龄”游戏师:兰兰和红红的好朋友亮亮听说我们在“数学广角”玩游戏,也赶来参加欢迎吗?亮亮想考考大家,猜猜他们3人的年龄,他们分别是7岁、8岁、9岁,谁能一次猜出他们各自的年龄?(不能)那该怎么办?(提示)师出示:亮亮说:“我今年8岁了”现在可以确定了吗?(不可以)一个提示语够吗?(还得一个),师出示:红红说:“我不是7岁”。能确定吗?你是怎么想的?请同桌互相说说,(从亮亮的话中知道他8岁了,再根据红红说的“我不是7岁”,可判断红红9岁兰兰7岁。)多指几名同学说推理的过程。师:要想保证一次猜准3种情况,需要几个提示语?(生:两个)2、“猜兴趣小组”游戏师:三种情况的猜测,知道两个提示语,就一定能猜准确吗?兰兰他们3个小朋友和大家一样非常喜欢学习,他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分别参加了美术、舞蹈、书法兴趣小组,(贴出提示兰兰说:我参加了美术小组;红红说:我不参加美术小组,)“你们根据这两个提示能猜出3人各参加了什么小组吗?为什么不能?(这两个提示语是重复的)师再出示:也没有参加书法小组,现在能猜出来了吗?师生共同小结:要猜的事情是三种情况时,需要2个提示语,但不能重复,猜一猜时可以把直接告诉我们的放一旁,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