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想与小数学数学教师分享的一本书——《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读后感回民小学马战侠看到这本书刚开始认为,其中一定阐述许多生涩难懂的心理学理论。仔细翻阅,书籍的编写是按照“教学案例+心理分析+教学建议”的形式展开论述,结合案例分析中各种教学手段与教学行为的心理学依据,使我们“知其教法也知其理法”,然后紧密联系教学实际给出相应的教学方法。儿童学习数学的过程也是一系列心理活动的过程。因为小学生的思维具体性、直观形象较强,抽象水平低,所以在教学中更需要根据学生学习心理设计教学程序。《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详细阐述了学生在“知识的形成与习得”、“知识的巩固与深化”、“技能的形成与培养”、“智能的发展”、“问题解决”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培养”六部分内容,其中在“知识的形成与习得”中对如何组织注意,怎样强化感知,应该重视操作,全面组织素材时要提供变式与反例,引导学生建立表象的方法,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比较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阐述与分析,通过一个个教学实例进行心理分析,然后为我们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在教学中运用其中的方法后,课堂效率明显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很大的提高。购得此书至今自己已读了三、四遍。推荐这本书,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以往自己在长期教学中所总结出的一些教学方法,原以为只是一些雕虫小技,登不上大雅之堂。在这里却找到了心理学的依据,也找到了自信——原来自己在数学教学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天赋或者说教学敏感的。比如,以往在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操作活动后,会让学生闭上眼睛把刚刚的操作过程再在脑子里面过一遍,重要的内容还会让学生再重新操作一次,为的只是加深记忆,为以后相似的问题的解决积累经验。这样的教学行为这本书中被诠释为,帮助学生形成表象,防止遗忘,为想象活动积累素材。再如,自己总结出的一些解题的方法,原以为也只是一些小窍门、小技巧,在这里也被正式确定为问题解决的策略,如“尝试——检验”策略与“从简单的情况入手”策略,原以为是自己的独创,现在看来都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这些策略都可以让学生在遇到陌生、复杂、高难度的问题时不再束手无策,而有几条备用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可选择。在书中,自己还第一次知道了“概念”与“判断”、“推理”都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思维形式。以前只知道概念就是概念,它就是一个概念而已,不过是一个名词或者说是某数学名词的解释罢了,现在才知道它是最基本的思维方式。所以自认为,这本书可以作为所有小学数学老师共读的一本书,可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培训教材,更可作为小学数学老师的一本藏书。它简单易学,又有心理学理论支撑;它内容丰富,也留有思考与创作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