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宾区实验小学导学案(第三单元第6课《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例3)》)四年级年级学科:数学课题《速度、路程、时间之间的关系》课型准备课+展示课集备时间:2013年9月日星期主备人:覃小英学科组员:韦英乐张莲青何静玲黄浩宾覃丽何小珍黄小灵吴秀鲜梁汉岚学科组长:吴秀鲜三备人:吴秀鲜【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三单元P54第四课《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例3)》【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2、学会速度的写法3、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认知视野,使学生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教学重难点】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教学内容提要时间教学操作流程教师教学储备(相关课外知识、课内知识、探讨的重点问题)学生学习事项学生要做什么(问题、任务、活动、作业)学生用哪种学习组织形式来做(个人、双人、小组、全班)。学生用何种方式表达呈现学习过程与结果。教师教导事项教师做什么以支持学生学习(布置与指导∕讲授、提问、举例、演示、板书……);怎样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并反馈。预设点拨问题课前预习查找一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自然界一些动物的运行速度课内知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技能,还应当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具有实际背景的常见数量关系,并且能够用关系式或数学符号去表达它们。本单元学习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中的一种,刻画这三者关系的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一、导入新课(1)倾听(全班)(2)个人汇报1、出示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介绍学生未知的交通工具(陆、海、空到宇宙方面)的运行速度,自然界一些动物的运行速度等等2、你还知道哪些运行速度?学生展示搜集的信息二、学习目标明确目标(全班)你知道什么叫速度吗?速度、路程、时间三者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速度的写法又是怎样的呢?三、小组学习+展示(1)全班自学(2)同桌讨论个人汇(报全班倾听)1、教学速度的概念,学会速度的写法,(1)自学课本第54页的内容。(2)同桌讨论什么是速度?怎样写?2、教学例3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出示任务单:(1)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2小时可行多少千12、(1)全班学生独立完成(1)(2)(2)个人汇报(3)小组讨论汇报米?点拨:80×2=160(千米)↓↓↓表示()表示()表示()(2)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225米/分,10分钟可行多少千米?点拨:225×10=2250(千米)↓↓↓表示()表示()表示()(3)你能发现速度、时间与路程有什么关系吗?用式子表示出来。点拨:速度×时间=路程程”将三者简明逻辑地联成一体。教学时,应注重让全体学生通过解决例3中的具体问题,感悟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经历将运动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的全过程,经历将抽象的数学模型用于解决具体问题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解释并说明模型──再用模型解决问题”这样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建立初步的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探讨的重点问题:知道什么叫速度吗?速度、路程、时间三者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速度的写法又是怎样的呢?四、小结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五、当堂检测1、你能写出它们的速度吗?(1)、猎豹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110千米,可写作——(2)、蝴蝶的速度每分钟500米,写作——(3)、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钟340米,写作——2、小强每天早上跑步15千米,他的速度大约是120米/分,小强每天大约跑步多少米?六、拓展提升练习八第8、9题反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