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歌曲《猎人合唱》课型:唱歌课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第16册第四单元【设计思路】柴可夫斯基说:“歌剧将许多为一个目的服务的不同隐私(音乐、诗、画、雕塑、舞蹈、哑剧、导演和演员的艺术)集中在一起,可以说是一种最丰富的音乐形似。”我认为歌剧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体裁,它是一种充满动态、动力、动感的艺术,歌剧的音乐、戏剧的剧情、人物性格与命运、舞蹈场面的表演,都必须在时间流动过程中逐步展现。而中国歌剧融合了戏曲音乐元素,要了解的问题更多,更难以驾驭。学生对歌剧平时接触不多,对学生来说,歌剧是一门深奥、难懂的艺术,尤其是外国歌剧,它们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中国的歌剧唱词虽然能听懂,但历史时代过于遥远,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向学生介绍了相关的故事情节、时代背景、社会人文等,以激起学生对歌剧学习的兴趣;在歌曲学习时采用了听、看、想、谈、唱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希望能带动大部分学生主动了解歌剧,从而喜欢歌剧,感受到歌剧的魅力的目的。【教材分析】《猎人合唱》选自于德国作曲家韦伯的歌剧《自由射手》,此曲是歌剧《自由射手》第三幕接近全剧结束的一首男声合唱曲。《猎人合唱》的歌词,翻译版本颇多。尽管它们各具特色,但在内容上却是很一致的。歌词充分地表现了猎人们坚毅勇敢、勤于劳作的豪爽性格,也很好地表现了他们热情乐观、热爱生活的精神面貌。从音乐上看,歌曲的节奏生动、活泼,歌曲的旋律流畅、奔放,具有浓郁的德国民间音乐风格。2/4拍,采用不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写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唱歌曲《猎人合唱》,训练学生以饱满的热情、丰富的情感和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并了解作曲家韦伯及其代表作品,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猎人合唱》,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感受的基础上把握体验速度,力度及唱法的变化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能力目标:通过聆听、对比、听唱等方法增强学生歌唱的表现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重点】能够从容地、有感情地演唱《猎人合唱》,并能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教学难点】准确掌握弱起起唱和装饰音的唱法【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合作学习法练习法【突破口】通过师生讨论、生生交流,模唱和视唱相结合的方法解决弱起节奏的唱法;通过聆听、感受,能够用欢快活波、热情奔放的情绪演唱歌曲。【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12345-|同学们好150650|54321-||老师您好老师您好二、导入新课1、简单介绍歌剧的有关知识。2、作曲家简介(多媒体展示)生看大屏幕并介绍作曲家韦伯,了解其生平及代表作品。韦伯(1786—1826)德国作曲家,钢琴演奏家,音乐评论家、指挥家,代表作有《邀舞》《自由射手》等。3、歌剧《自由射手》的故事梗概、本剧在德国音乐史上的地位和《猎人合唱》在本剧中的位置。背景介绍:歌剧《自由射手》简介此为三幕歌剧,作于1821年。歌剧脚本是依据阿佩尔和劳恩合著的小说《妖怪谭》中的一个故事写成的。1821年6月18日首演于德国伯林皇家剧院。歌剧的故事情节是:守林员马克斯与护林官的女儿阿加特相爱。按传统规矩,马克斯必须在射击比赛中获胜,他才能继承护林官的职位并获准与阿加特成婚。在第一天的比赛中,马克斯遭遇失败,他为此而忧心忡忡。猎人卡斯帕尔早已把灵魂出卖给魔鬼。为了赎回自己的灵魂,他诱使马克斯去与魔鬼以灵魂交换百发百中的魔弹。魔鬼给了马克斯七发魔弹,并言明第七发子弹打中的猎物归魔鬼所有。第二天比赛时,马克斯六发六中。王子命马克斯用最后一发子弹射击一只白鸽。马克斯举枪之际,阿加特急叫“不要开枪”,因为白鸽是自己的化身。但枪声已响,阿加特应声昏倒,而中弹落地的却是暗中窥探的卡斯帕尔。王子非常恼怒,想要惩罚马克斯。这时,隐居在林中的一位老人出来为马克斯求情,善良的马克斯终于和阿加特结为伴侣。【设计意图】通过介绍歌剧《自由射手》的故事梗概、在德国音乐史上的地位和《猎人合唱》在本剧中的位置,激起学生对《猎人合唱》的学习兴趣。4、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认真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