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拳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少年拳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二、针对武术教学的特点,以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为理论依据,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勇于实践的良好教学氛围。三、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从而达到提高技能,发展体能,促进身心健康的目标。一、教学分析本课是初一年级男生武术—少年拳教学的第3次课,少年拳共12动,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复习少年拳1-4动技术动作的基础上,初步学习5-8动技术动作。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技术动作准确到位、连贯协调;渗透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教学难点:套路动作路线正确,体会攻防含义。三、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初一年级学生人。学生的武术基础薄弱,对武术文化了解甚少;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但模仿能力强,好动、好奇心强,敢于表现。因此,我把教学过程分为五个方面:①模仿练习;②分组合作练习;③展示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④攻防演练练习(简单介绍及尝试);⑤案例渗透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四、教学策略1、武术基本功练习。2、复习少年拳1-4动技术动作,通过提问回忆技术动作名称,对易犯错误进行集体纠错,改进技术动作。3、学生学习少年拳5-8动动作处于运动技能获得的泛化阶段,在教学中围绕技术动作设计教学方法手段。采取的主要方法手段是教师讲解、示范、展示评价等五、场地器材1、田径场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理解武术“精、气、神”的内涵,进一步了解少年拳的特点和实价值,领略中国传统武术文化。2、技能目标:复习改进少年拳1-4动技术动作,学习少年拳第5-8动,使70-80%学生初步掌握技术动作;发展学生力量、灵敏、速度、协调等各项身体素质,使学生体会武术的攻防含义。3、情感目标:养成吃苦耐劳、坚忍不拨的意志品质和谦虚礼让、崇武尚德的良好品格。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2分钟)贯彻课堂常规,明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安排见习生。二、准备部分(8分钟)安排原地三面转法、慢跑、武术操,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各关节,为基本部分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避免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受伤。三、基本部分(32分钟)(一)复习少年拳1-4动:(5分钟)1、教师提问1-4动动作名称,集体练习2次;2、教师对学生易犯错误进行纠正,强调以下动作要点,并通过示范、语言提示学生易犯错误动作:(1)练习时没有“精、气、神”,提醒学生进入“戒备”状态。纠错:指导学生在预备时强调眼神与动作的配合,提示“眼随手动”;(2)抽拳弹踢时脚踢的做成直腿的踢腿运动。纠错:弹踢时先提膝,大小腿折叠再弹踢小腿,绷脚面力达脚尖;(3)弓步不到位。纠错:强调前腿弓,后脚跟向外蹬。3、少年拳1-4动集体练习2遍。(二)学习少年拳5-8动技术动作:(22分钟)1、教师完整示范新授技术动作(1遍);2、分解动作,示范讲解,学生跟随教师逐动进行模仿练习1-2次;3、在体育委员口令下学生集体做5-8动完整动作练习2—3次4、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动作,教师指出明显错误后分三组在小组长带领下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并纠正错误动作(3-5遍);反馈学生的动作:教师指出明显错误动作和注意事项后学生再分组练习。5、展示、评价。巩固、提高技术动作,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武术套路的学习兴趣。在练习过程中进行武术文化的渗透:武术文化一:攻防演练前先行“抱拳礼”,右手握拳代表力量,寓意“崇武”,左手掩拳,寓意“尚德”,拇指内扣,代表虚心求教,渗透武德。武术文化二: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定力不够或吃苦耐劳精神不足时引用谚语“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要想成功在遇到困难时候仍然要坚持。(三)游戏:“大鱼网”(5分钟)强调游戏规则:1、带着问题玩游戏2、提高安全意识,相互保护。3、游戏结束后回答问题。四、结束部分(3分钟)1、通过拍打、拉伸、深呼吸等方法,使学生尽快缓解疲劳,达到身体和心理上的放松。2、教师小结讲评。3、师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