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导学案课题:两小儿辩日课型:新知探究编号:本周养成好习惯:利用导学案顺利学习文言文,养成自学的习惯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积累文言词语。2、感受两小儿勇于探索的精神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时间预设:导入3分钟,自主学子15分钟,合作学习10分钟,预展7分钟,展示10分钟学习过程一、导入:教师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二、自主学习:(1)注音:辩斗盘盂沧沧凉凉探汤孰汝(2)大家再次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结合课后注释,看看自己能理解哪些词句的意思?将重点字词的解释标注在文中的相应位置上。日中:决:其:及:车盖:为:则:探汤:乎:(3)试着通译课文。三、合作探究:1、在这场两千多年前的辩论中,辩论的主题是什么?两个小孩各自的观点是什么?理由呢?他们判断的角度是什么?2、孔子面对两个小孩的提问,是怎么做的呢?(不能决也)孔子那么知识渊博的人,面对两个小孩的提问,他不知道就说不知道,可见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主备人:孙雪审核人:杨军霞学生姓名:小组:3、学习这篇文章,你明白了哪些道理?4、解释句子的含义: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孰为汝多知乎四、预展:展示读音,字词解释,整篇文章的含义,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文章以后你明白了哪些道理。五、展示评价:展示读音,字词解释,整篇文章的含义,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文章以后你明白了哪些道理。课后思考:我们不但要像两个小孩那样在知识的海洋里勇于探索,还要像孔子那样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识是无止境的,两千多年前孔子无法回答两个小孩的问题,可现在科学发达了,我们能解决这个问题了。那么两个小孩谁对谁错,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