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女娲补天这是飞天的梦想,是飞离地球、邀游太空的渴望。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九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神舟五号“神舟五号”在太空飞行•这个梦就是“飞离地球,遨游太空”,“圆”是圆满,周全的意思;“圆梦”,是指实现梦想或理想。课题的意思是“飞天的梦想变成现实了”。嫦娥绚穹锲qièqióngxuànéchángá绚烂壮举凌云壮志积劳成疾坚持不懈锲而不舍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做梦—梦圆—再梦写炎黄子孙为了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梦想,进行了不断的尝试。写炎黄子孙还要实现更高、更远、更绚烂的梦,登上月球,探索火星,遨游更深更远的宇宙。写新中国成立以后,炎黄子孙的飞天梦,一步步地实现了。分段并概括段意一(1-4):二(5-13):三(14):学习第一段炎黄子孙千年的梦是什么?答:炎黄子孙千年的梦是飞离地球,遨游太空。这个梦有什么特点?答:这个梦的特点是:瑰丽绚烂、充满激情和想象力。默读课文,想一想:炎黄子孙瑰丽绚烂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学习第二段•①、制作了巨大的风筝,借风力飞上天;②、万户试乘火箭上天,但遭受失败;③、新中国成立,航天事业蓬勃发展。(从这当中可以看出万户什么精神?人们怎样纪念他?)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并没有消磨掉炎黄子孙为实现梦想而势力的决心和意志。他们从失败中爬起来,顽强地继续着圆梦的行动。这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段,一方面承接上文,说明中华民族追求邀游太空的梦想不是一帆风顺的,遭遇了很多失败与挫折;另一方面引出下文,说明中华民族没有因此而放弃梦想,仍然坚定执著地努力着。第一步——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第二步——载人航天飞行成功。自读课文第七自然段,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感受。理解第7自然段•实施载人航天工程,这是怎样的工程?答:这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这句话说明载人航天工程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意味着航天工作者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艰辛的劳动。)课文写到他们有哪些工作地点?(这可见其不辞辛劳、南征北战、历经风沙雨雪、严寒酷暑。)这段中的排比句充分表现了炎黄子孙为圆飞天梦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有的人为了及时、方便地工作,将铺盖搬到了实验室,搬到了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即便在病床上,他们依然在翻阅着研究报告,寻找着需要的数据;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乃至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他们为了千年飞天梦圆,努力着,拼搏着……文中再次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明了航天工作人员为实现载人航天的梦想所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充分表现了炎黄子孙为圆飞天梦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看到这幅图片你有什么感受?苍茫的内蒙古草原敞开胸怀,深情地拥抱朝阳中缓缓降落的中国第一名航天员——杨利伟。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写出了“神舟五号”飞船成功返回祖国大地时,炎黄子孙无比激动、无比幸福的心情。它同时充分表明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这句话写出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伟大意义,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者的伟大精神。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在中国乃至在世界载人航天史有什么重要的意义?“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这是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华民族探索太空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它同时充分表明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这句话写出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伟大意义,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者的伟大精神。1999年11月20日2001年1月10日2002年3月25日2002年12月30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