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花园》第2课时教学设计授课教师:授课内容: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巨人的言行细细品味2、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体会巨人性格的变化。3、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教学重点: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教学难点: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教学过程一、激趣入境1、同学们今天可真精神,老师问你们一个有趣的问题:你们有翅膀吗?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张开想象的翅膀再一次飞进王尔德笔下的《巨人的花园》。板书课题、生齐读2、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巨人的花园什么样呢?3、、指名回答。二、细读探究1、情境渲染:正当孩子们沉浸在这美丽而又快乐的花园里时,巨人回来了,花园里发生了神奇的事。请同学们自由读文,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花园里发生了什么神奇的事情?这件神奇的事情引起了你的哪些思考?读后我们来交流一下。2、指名发言交流后,师梳理。提炼出大家都关注的两个话题:(1)春天为什么会离开巨人的花园?(2)春天为什么又会回到花园里呢?(教师随机出示这两个问题)3、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师鼓励:带着问题再来读文,一边读一边想,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最后形成自己小组的意见,咱们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的意见最全面,最有说服力。4、学生汇报:(1)(我们小组通过讨论,认为……)小组代表汇报后教师小结:是巨人的自私、任性、冷酷使春天离开了花园,巨人赶走了孩子,春天也走了。找出巨人赶走孩子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像一下,巨人说这些话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可能会怎么想?生表演读。你能评价一下此时的巨人吗?(2)孩子们被赶走了,春天也走了,花园里什么样呢?(放课件)此时的花园变了,让你感觉怎样?(凄凉、寒冷)如果你是巨人,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孤独、寂寞)读课文的第6自然段。体会一下花园的凄凉和巨人的孤独。(学生自由读后指名读,师随机出示第6自然段)(3)那春天为什么又回来了呢?哪个小组同学有自己的见解,小组代表发表意见。画出描写小男孩的句子,学生猜想,小男孩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会说什么?巨人从小男孩的动作中知道了什么?师指导读:是的,小男孩用无声的语言和满树的桃花让巨人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是多么感激小男孩啊,你能读好第9自然段吗?指导读。(4)情境渲染:真是春风融化冰雪,暖语滋润心田,醒悟后的巨人变得怎么样呢?我们男女生赛读最后两段。说说,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太好了,我们帮巨人换一个广告牌吧。(指名说)老师带你们去花园看看好吗?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啊,此时的巨人变得和以前有什么不同了?(宽容,豁达)和孩子们在一起他会有什么感受呢?(5)巨人用宽容善良的心融化了坚冰。从此,他的花园里又春意盎然,充满了欢声笑语,它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让咱们随着孩子们的欢笑声快乐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三、交流感悟1、从这篇童话中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生:人不要太自私生:要尊重别人生:宽容的人才会有快乐生:快乐要大家分享......2、名言大放送(老师想把这几句话送给我们四2班的全体同学)课件出示:(齐读)如果把爱拿走,我们的地球将会变成一座坟墓―――白朗宁(大诗人)送一份快乐给别人你会得到成倍的快乐―――陈侠(教育家)爱,既是付出,也是享受。3、你也能把你的收获和体会创编成一条名言吗?(学生练写后交流)四、作业布置1、收集有关幸福的名人名言。2、把《巨人的花园》编成童话剧,以小组为单位演一演。3、收集王尔德的其它童话故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给大家听。五、板书设计巨人的花园出旅行洋溢着笑声除围墙孩子的乐园六、教学反思本文以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的对比为主轴展开故事情节。在教学本课时我从美丽又神奇的巨人的花园入手,让学生从中感受花园的美丽,为之后花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做好伏笔。在引导学生找出主线“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后进入课文的主导部分,引导学生找出“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以及“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春天”的句子。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