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安阳外国语小学李晓燕一、说说学习的载体——教材(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的数学广角单元,安排了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问题“鸡兔同笼”,通过教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古人解决此类问题的巧妙思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对此题多种解题方法的探索和对比,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用代数方法解题的优越性,促进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一、说说学习的载体——教材(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能力目标:经历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代数方法的一般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情感目标:提高大家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一、说说学习的载体——教材(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难点:理解假设法。二、说说学习的主体——学生六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学习能力,能从问题中抽象出数及简单数量关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由于“鸡兔同笼”问题在五年级上册学习稍复杂的方程作为课后练习出现过,所以学生具备了列方程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通过分析、整理数量关系,能列出方程。三、说说学习的策略——学法、教法※学生的学法为:●自我预习阶段:阅读教材、知识点标注、动手操作、疑难标注;●课堂学习阶段:小组合作、提问、倾听、操作、交流、质疑、试题检测等。※教师的指导策略有:指导预习法、参与讨论法、引导法、评价激励法、检测法等。教师导学的主要方法是“导学案导学”,也就是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快乐之旅1——猜想●想一想。●读一读。●试一试。【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对鸡兔脚的总数有个初步的印象,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四、说说学习的路线图——导学案快乐之旅2——实践之看书吧●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结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懂得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很重要!四、说说学习的路线图——导学案快乐之旅3——实践之合作吧●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112页的问题。●用别人的方法讲讲112页问题的解决。【设计意图:合作交流,解决自己的困惑,学学他人的方法,分享成果,收获更多!】四、说说学习的路线图——导学案快乐之旅4——验证【设计意图:由猜想——实践——验证,培养孩子们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数据的反思意识。】四、说说学习的路线图——导学案快乐之旅5——整理【设计意图:及时归纳、善于整理是个好习惯,要注重从一点一滴做起。】四、说说学习的路线图——导学案快乐之旅6——检测当堂检测部分,要力求让学生课内、独立、按时完成,不准讨论、抄袭,教师也不做指导。教师不仅要通过巡视确切把握学情,对导学案及时批改反馈,而且还应特别注意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四、说说学习的路线图——导学案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zhì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你能解决这个有趣的鸡兔同笼的问题吗?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鸡/只兔/只脚/只801671186220532244243526262817300832答:鸡有3只,兔有5只。列表法: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2×8=16(只)26-16=10(只)假设法:10÷2=5(只)8-5=3(只)答:鸡有3只,兔有5只。兔子:小鸡: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答:鸡有3只,兔有5只。假设法:8×4=32(只)32-26=6(只)6÷2=3(只)8-3=5(只)兔子:小鸡: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解:设兔有X只,那么鸡有(8-X)只。鸡兔共有26只脚,就是:4X+2(8-X)=264X+16-2X=262X+16=262X+16-16=26-162X÷2=10÷2X=58-5=3(只)答:鸡有3只,兔有5只。你会吗?本课小结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经历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代数方法的一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