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宾区实验小学导学案五年级学科:数学课题《密铺》课型准备课+展示课集备时间:2014年12月日星期主备人:潘喜定科组员:郑莹潘喜定张秋菊何秉华钟晓玲覃海宽蒙源韦凤玲张慧学科组长:何秉华三备人:【教学内容】人教版五上第六单元P109-110第5课时《密铺》【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密铺现象,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图形的密铺。2.使学生通过铺一铺、摆一摆等实践活动,探索哪些平面图形可以密铺,在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密铺的特点。3.在设计密铺图案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图形之间的转换,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受到数学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密铺的特点、知道哪些图形可以进行密铺。难点:理解密铺的特点,能进行简单的密铺设计。教学内容提要时间教学操作流程教师教学储备(相关课外知识、课内知识、探讨的重点问题)学生学习事项学生要做什么(问题、任务、活动、作业)学生用哪种学习组织形式来做(个人、双人、小组、全班)。学生用何种方式表达呈现学习过程与结果。教师教导事项教师做什么以支持学生学习(布置与指导∕讲授、提问、举例、演示、板书……);怎样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并反馈。预设点拨问题课前预习1.记录预习问题。2.完成预习练习。一、布置课前预习问题:1.自学课本第109-110页内容。2.剪课本后面的图形,自己拼一拼。二、课前抽查学生的预习作业。相关课内知识:密铺,也称为镶嵌,是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它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变化和美的享受。教材在四年级下册就安排了密铺的内容,通过让学生观察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密铺起来的图案,了解什么是密铺。本册教材中,通过实践活动继续让学一、导入新课1.独立思考,回答问题1.同学们,你见过下面这样用砖铺成的地面或墙面吗?铺成这些地面或墙面的各是哪些图形?2.观察这些平面图形在拼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导学生“每一块地面1或墙面上的平面图形是怎样铺在一起的?这些平面图形之间有没有空隙?有没有互相重叠的?”](板书:既无空隙,又不重叠)3.小结:像这样把一种或几种平面图形既无空隙,又不重叠地铺在平面上,这种铺法数学上称它为“密铺”。生认识一些可以密铺的平面图形,会用这些平面图形在方格纸上进行密铺,从而进一步理解密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整个实践活动分为两个层次:1.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哪些平面图形可以密铺,哪些不能密铺,使学生认识一些可以密铺的平面图形。由于学生已经了解了密铺概念,教材不再给出密铺的概念及图案,而是直接呈现了学生熟悉的6种平面图形(即圆形、等边三角形、长方形、等腰梯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并提出问题“哪些图形可以密铺”。接着,让学生利用附页中的图形,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任选一种图形拼一拼、铺一铺,探索并找出可以密铺、不能密铺(圆形、正五边形)的平面图形,进一步理解密铺的特点。找出可以密铺的平面图形后,再让学生实际铺一铺,在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密铺,并感受这些图形的特点。二、学习目标全班齐读学习目标通过拼摆各种图形,认识一些可以密铺的平面图形,初步探索密铺的特点,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的能力。三、小组学习+展示1.小组讨论。2.小组汇报,个人倾听补充。3.学生小组交流。4.小组展示汇报。5.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布置任务+板书重点知识+点拨1.一种平面图形的密铺。谈话:学校要在教室的地面铺地砖,现在有如下形状的地砖(出示长方形、梯形、正三角形、圆、正五边形等图形),如果让你选择,你想选择哪种?学生自由选择。谈话:猜猜看,你选择的图形能密铺吗?提问:用什么方法验证你的猜测呢?(用纸片代替地砖铺一铺)谈话:这确实是一个好方法。我们按这个方法来验证,请同学们按下面的要求动手铺一铺。出示活动要求:(1)小组合作,每人选择一种图形铺一铺。(2)想一想铺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3)将铺的结果在小组里交流。学生操作,在小组里交流验证结果,教师参与学生活动,并选择一些学生作品贴在黑板上。提问:哪些图形能密铺?哪些图形不能密铺?你是怎么铺的?小结:梯形、正三角形、长方形能密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