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第二课时)主备人:崔岩峰时间:10.15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降水分布特点。2.了解我国主要的干湿地区以及划分的标准。2、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分析总结我国降水分布的规律。2.培养学生判读分析干湿地区图的技能3、德育目标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教学难点1.有干湿地区图的分析判读。2.干湿地区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观察对比等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具准备1.投影仪以及有关图片。2.绘制有关复合投影片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冬夏气温分别的特点,现在我们复习提问:1、我国气温差异:(结合图2.13)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1月0℃等温线大致沿()一线分布。此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此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南北气温相差近(50℃).主要原因是()位置的影响,此外,还有(冬季风)的影响。2、夏季,除青藏高原外,我国大多数地方()。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气温差别()。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原因是:地势高。3、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人称“火洲”。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是()()()。4、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是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教师小结)可见,同是冬季、同是春节期间,我国南北的气温和景观差别很大。(板书)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探究一】1.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什么地方?它与1月份的哪条等温线大体上一致?2.找出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及低于200毫米的地区。3.能否大致确认学校所在地的年降水量是多少毫米?4.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5.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6.学校所在地属于哪个干湿地区?生长的植被有何特点?【小组交流】分南北两大组交流。1—4题南组5—9题北组。【小组展示】(教师小结)我国各地因降水差异大,对人们的生活,生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教师小结)我国各地的降水差别很大,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降水最多在台湾的火烧寮,主要原因是临海,受地形影响;降水最少在新疆吐鲁番托克逊,主要原因是深居内陆,又受地形影响。(教师小结)某一地区的干湿状况,主要取决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而不能单纯以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则湿润,反之,降水量小于蒸发量,则干燥。依据干湿程度,我国可以划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教师小结)我国各地干湿状况有差别,对各地人们的农业生产,饮食习惯等生产与生活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板书设计)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二.东西干湿的差异1.⑴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⑵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夏季多,冬春少2.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3.干湿地区类型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巩固达标】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向()递减。我国年降水量的最高纪录,要数台湾的()。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则要数吐鲁番盆地中的()。2、一个地方()与()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反之,气候干燥。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可以划分为()、()、()、()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