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初级中学2013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测试题(二)湘教版一、选择题(4×6=24分)1.如右图所示是人们向空中抛出实心球到实心球落地而停止运动的场景。下列情况中实心球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A.实心球在空中上升B.实心球从空中下落C.实心球在地上越滚越慢D.实心球停在地上2.下图甲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象,则下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u—t图像是()3.如下图所示,下列简单机械中,省距离的是()4.如右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5.小吴同学为探究力之间的关系做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将弹簧测力计下端吊着的铝块逐渐浸入台秤上盛有水的烧杯中,直至刚没入水中(不接触容器,无水溢出)。在该过程中,下列有关弹簧测力计和台秤示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不变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也不变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增大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增大6.如右图所示为某饲养场牲畜自动饮水器。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储水箱与饮水杯A、B、C组成连通器1B.控制进水的自动装置应用了杠杆平衡条件C.静止时浮子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静止时水对三个饮水杯底部压强的关系是:PA<PB<PC二、实验探究题(6+8+8+6=28分)7.“帕斯卡裂桶实验”的演示,激发了学生“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兴趣。他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方案,图(a)、(b)、(d)中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实验测得几种情况下压强计的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关系是h4>h1=h2>h3。(1)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的,这种方法通常称为转换法。(2)由图(a)和图________两次实验数据比较可以得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由图(a)和图(d)两次实验数据比较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小亮同学做“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其在长木板上做__________运动,此时,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利用了__________的知识。(2)弄清了实验原理之后,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猜想:A.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B.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C.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小亮用一个表面平整的长木板、三边带钩的木块和一只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把实验数据记录在如下表格中:次数压力接触面木块放置测力计示数1一块木板木板面平放22一块木板木板面侧放3一块木板木板面立放小亮同学的实验可以验证猜想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3)同组的小莉同学采用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很难读数,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在杠杆支点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如下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将杠杆调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测量__________。(2)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表格中漏填的数据为__________N。测量序号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①120210②2151.520③35_____15(3)有的同学按现有方案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__________(填字母)。A.没有改变力的大小B.没有改变力的方向C.没有改变力的作用点D.实验次数较少,结论具有偶然性10.小芳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烧杯、小桶等进行实验操作,下图所示a、b、c、d是四个步骤示意图。设四个图中__________两个图的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以求出小石块受到3的浮力;被排开液体的重力为__________;如果关系式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