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茝《教师的修养》反思河南滑县老店一中肖艳霞他的名字很独特。他姓王名茝,因为我不认识“茝”这个字,他的解释让我们感到亲切自然又不失幽默风趣。他的学识很渊博。三个小时的报告,他侃侃而谈,孔子、韩愈、陶行知、毛泽东、卢梭、马克思、周恩来、斯宾塞、邓小平、苏霍姆林斯基等名人名言在他的口中缓缓流出,《左传》《教育时报》《人民日报》等各种书报中的内容也在他的表达中沁入我心,《观书有感》《陌上桑》等一篇篇美文在他的诵读中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古文语言的精妙,《四块糖的故事》《分马》事件《我最好的老师》《动手做做看》等一个个经典小故事也在他的口述中再一次回响在我们耳畔,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成了他信手拈来的精品例子,行走中的一个个小发现也成了他思维灵动的好素材。台下静心聆听的教师和阵阵响起的掌声就是对他最高的奖赏。他的思想很宁静。当今社会复杂多变,物欲横流,现实主义思想占据最高峰,已没有多少人提及思想道德教育,没有多少人甘于平凡的岗位甘做平凡的人,更没有多少人愿意主动宣扬至高无上的思想道德教育。可是,王教授做到了,他如教育一样本真纯洁,并永不抛弃一如本真的政治思想教育。他不论繁重的工作与应试现状如何严肃,不论现今教育界的现状和困境多么严峻,也不论在物质横流的浮华社会中有多少投机相应而生的利益驱使,他都没有因抱怨而卸下责任,没有因习惯而变得麻木,没有因随波逐流而趋于沉沦,没有因迎合上级而进行“表演”性质的赛事,他始终怀着一颗真诚的心,义无反顾地守护着最初的纯真愿望,希望自己的生命经由教学、经由学生的成长而获得意义。他,就是河师大的王茝教授。在他的报告里,我懂得了师德是为师之本。人以德为本,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也经常把“做好人”放置首位。师者,道德的楷模,文明的使者,智慧的化身。作为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学生道德的人,首先就得拥有高尚的师德,以自己的高尚师德影响着学生,因为:教师是学生的影子,学生是教师的镜子,有什么样的教师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来。汉代杨雄也说:师者,人之模范也。这一点,我深信不疑。在他的报告里,我领悟到学习是师生共长的基点。都说热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但是,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有了爱,不等于有了优质教育,还要有科学性,教师一定要把握好专业成长的需求,了解千变万化的学生心理,研究变化中的孩子,成长中的孩子,否则就会和学生离心离德,教育将会适得其反。我们教师如果没有共学习共成长的意识,就无法和孩子沟通,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歌德也说:在我看来,你要我指点四周风景,首先你要爬上屋顶。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换一种方式看教育,换一种角度和思维方式处理学生问题,首先你要学会学习。教师只有在积极主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在帮助学生走向成功,在开发学生潜力的同时,也会享受到教师这个职业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