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姓名:杨倩益阳市安化县奎溪平完小电话:15869759437QQ:646285586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P46-47页。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了加减法的意义、掌握了10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乘法学习的起始课,是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比较复杂的乘法计算及应用的重要基础。因此本单元对小学阶段的运算部分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乘号“x”,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及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学重点为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及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乘法算式的读写。而教学难点是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的改写。为突破教学难点,达成教学目的,我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来设计了这节课,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初步认识乘法,了解乘法的意义。通过指导学生小组内摆相同的图形,并写出计算的算式,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同时也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共同合作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激发探索数学的学习兴趣。二、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属于初级阶段,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因此,要给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展示了一个热闹欢快的游乐园的主题图,通过这一学生熟悉而又特别喜爱的场景,暗示出生活中有许多一组一组出现的数量,并且每一组的数量是相同的,这样设计使数学贴近了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教师还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和动手操作的环节,理解和掌握乘法的意义。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尝试指导法,自主探究法。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乘号“x”,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及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2、创设情境,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体会乘法的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活动,扩大学生参与讨论与表达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法与学法:尝试指导法,自主探究法。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玩吗?生:喜欢。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游乐园去玩一玩.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小朋友爱玩是天性,于是我选用了去游乐园玩这一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二、引导探究,探究乘法1.认识“几个几”结合情境图,呈现生活情境中有每份数量相同的情况。师:看,游乐园的大门打开了。孩子们,这些小朋友们都在玩些什么?你最喜欢的游乐项目是什么?看来同学们喜欢的项目各不相同(你能从你喜欢的项目里,寻找出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吗?)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给你喜欢的项目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然后进行小组交流,交流时一定要把提供的信息与问题说完整)(分别有几个人在玩?你是怎样计算的?)学生汇报得出4个加法算式,再进行比较。学生小组交流,列式计算。3+3+3+3=124+4+4+4+4=202+2+2+2+2+2=122.从主题图中逐步抽象出一幅图。(1)摩天轮师:我们先去小摩天轮那儿看看。仔细观察,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生:每排做了四个人。生:有5排学生。师:谁能根据这两个信息提一个问题?师:要解答小摩天轮里共有多少人,你能用一个加法算式表示吗?列式:4+4+4+4+4=20读一读这个算式师:观察算式,你发现有什么特点?(加数相同,都是4)有几个4?小结: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随机呈现解题步骤:观察信息提出问题列出算式(2).下面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来研究一下其他项目。请你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项目进行研究,然后把算式写在本子上。(3).出示木马图。师:孩子们,除了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