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受、品味诗歌意境,理解诗句寓意,思考现代人生;•2、能有感情的背诵和准确默写这首诗。教学目标:陶渊明现存的作品,大都写于归隐之后,有诗一百六十多首,辞赋散文等十多篇。在这些作品中,作者写农耕劳动,写与农民的交往,写农村恬静优美的自然景色,着力表现了自己田园生活的怡然自得之乐。情意真切,格调清新,简洁含蓄,富有韵味,称为“田园诗”。此外,陶渊明有部分诗文,抒发了对污浊现实的不满,表现出愤世嫉俗之情。有《陶渊明集》。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龙江)人。青壮年时,有过建功立业的抱负,先后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彭泽县令等小官。因不满政治腐败、官场黑暗,又不肯降志辱身迎合权贵,于是在405年四十一岁时弃官归田,此后一直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mp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结庐:人境:建造住宅。人们聚居的地方。我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君:尔:偏:诗人自称。这样。僻静。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是因为心灵远离尘俗,就自然觉得居住地僻静了。1至4句为第一层,讲作者因为能够超脱现实纷扰,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所以觉得所在的地方也偏僻幽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南山:悠闲自在的样子。庐山。在院中东篱边采撷菊花,偶一抬头,悠远的南山就出现在眼前。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气:日夕:相与:还:南山的气象。傍晚。结伴。飞回巢。山上的云气在太阳西下时特别好看,倦鸟结伴飞回了山林。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真意:辩:忘言:真谛、真趣。包括自然情趣和人生真谛。辩白,说清楚。不知怎样用言语表达。此情此景中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说清楚,却不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5至10句为第二层,说明欣赏美丽的自然景物,能获得无限的意趣。归纳本诗的主旨作者通过对()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世俗生活的()的心境,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情感和对()的热爱。田园生活悠闲自得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田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