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版块教学设计《制作活动日历》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制作活动日历》P90教材分析:《制作活动日历》是在学生学习完了“年、月、日”这一个单元后安排的,它是以学生动手实践去探索为主,对学生的思维要求较高的活动性综合课。本实践活动过程是以学生观察→思考→实践→展示→交流为主线,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课堂活动模式进行的,学生在课前就已经了解过各式各样的年历,课前的搜集与课中的展示交流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和生生之间的交流。在活动中每个步骤都充分展开小组讨论,并通过合作交流完成任务,制作日历固然是活动的本身,但是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合作、学会交流才是更重要的。进一步沟通生活数学与课堂数学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制作活动日历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巩固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从年到月再到日,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2.引导学生在制作日历的方法时,体验其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以及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3.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借鉴、合作意识。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年、月、日的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的有序性和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1.日历的制作方案。2.多层面、多角度、全面的认识日历。教学准备:课件小正方体长方形纸盒重要日子标识卡黑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回顾旧知师:喜羊羊和美羊羊给同学们带来了漂亮的年历(课件出示),大家喜欢吗?师:想一想,在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样的年历?(学生自由回答)师:年历的种类非常多,非常漂亮!(课件展示不同种类的年历)同学们想不想拥有一件属于自己的年历呢?但是在制作之前需要解决几个问题:1、一年有几个月?2、每个月的天数?(利用口诀来回忆)3、一周有几天?分别是哪些?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制作年历。(板书:制作活动日历)【设计意图:故事的引入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图片的欣赏让学生对接下来的活动兴趣倍增,通过一问一答来复习之前所学的知识为本节课的活动内容作铺垫。】二.实践体验,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2017年年历师:请同学们观察年历,你觉得制作年历需要注意哪些地方?生:需要注意年、月、日还有星期几。将每组的学具展示出来,明确要求。(4个小正方体和放正方体的纸盒)【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根据学生对年历的观察和自己课前的调查,了解年历的设计步骤其中要注意的地方,为设计月历扫清障碍。】2.分析思考,分配用具师:怎样用4个小正方体表示出12个月、31天、星期一到星期日呢?师:如何分配四个小正方体?(1)“月”的编排师:如果只用一个小正方体表示月,可是一个小正方体只有6个面,怎么表示出12个月呢?(组内讨论后回答)生1:一个面写2个月就行了。生2:我质疑,如果一个面写两个月,那你怎么分得清哪个月才是准确的呢?师:质疑得很好,有哪位同学能来解决这个问题?生3:我知道,只要把这两个月一正一反的写就行,看日历的时候只看正的那一个。【设计意图:以教师提出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在互相质疑和补充的过程中思维得到碰撞,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和透彻。】(2)“星期”的编排师:一周有几天?生1:一周有7天,分别是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师:那如何在六个面上写出这7天呢?生2:我们可以学写月那种方法,只不过只有一面上写两个。师:非常好,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一面写的两个可是需要一正一反哦。【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编排“月”的经验来编排“星期”,看似简单,实则是知识得到巩固,举一反三的能力也得到提升,引导学生去探索更多的应用,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学生再次体验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3)“日”的编排师:两个木块上的数怎样写才能表示出1-31天?(组内讨论后回答)师:想一想,我需要写出3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