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操作体验,自主建构(一)认识二分之一1.出示一个圆(用圆表示蛋糕),请聋生上台操作,把它平均分成2份,思考、尝试表示其中的1份。板书:2.理解:把这个圆平均分成2份(分母),每份(分子)就是它的,读作:二分之一。3.聋生操作:把手中的图形(圆、正方形)折出。4.类比迁移:比较不同大小的圆、不同图形(圆与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的情况,加深对的理解。(二)认识四分之一1.把手中的图形平均分成4份(聋生动手操作),将其中的1份表示出来。引导聋生写出:,说说它表示的意义,并读出来。2.下面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也是?哪个不是?为什么?(三)认识几分之一1.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课件演示)。12分子分数线分母2.试着用不同的方法折一折长方形,涂出其中的1份,并把它表示出来。(四)小结:、、、、,都是把“1”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分数”,分数也是数的一种。板书:数——认识分数【设计意图: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做数学”的过程。“1/2”是分数认识的重点。聋生通过分蛋糕的情境发现了1/2的存在,初步理解其意义,紧接着安排在其它图形中找1/2,帮助聋生充分理解二分之一的具体含义;接着通过动手操作感知1/4,并在判断辨析中强化了对平均分的理解,之后在同一个图形中感受平均分成不同份数,所表示的分数意义也不同,这里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让聋生自由发挥,动手用不同的方法折长方形“创造”出一个分数,通过由具体图形到分数的不断深化,引导聋生渐渐明晰“折法”和“形状”都不是分数的本质属性,而“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才是分数的本质属性。由此,教材的逻辑意义成功地转化为学生的心理意义,实现了主动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