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单位:太和县清浅镇中心学校:张贺飞地址:安徽省太和县清浅镇张堂小学学历:本科职称:小教高级电话:13083372002提要:语文课堂运用信息技术是新课程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效手段。笔者从以下三方面对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进行论述:信息技术是教师备课和学生预习的良好工具;是教师上课和学生理解的好帮手;是教师讲评的良好平台。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课堂运用信息技术已作为一项重要的资源运用在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已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教学融合在一起,并合理地运用到日常教学工作之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学校应加强对他们的指导和培训,鼓励支持他们开发、制作教学课件。”可见,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应适时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一、信息技术是教师备课和学生预习的良好工具。现代信息社会的教师,应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并合理地运用。备课时,教师可以通过电脑对优秀的教案和课件进行学习。并且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新的理念,查找相关的教学资料,获得更新的教育资讯,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媒体手段,查找相关资料,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在教《匆匆》一课之前,我就自己先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了大量关于本篇课文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散文特点等方方面面的资料,这些资料的取得不仅更有利于我理解文本,而且还为我的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另外,在本课的设计中,我也选择结合网络课件的共享优势,将有关朱自清生平、作品、文选和《匆匆》的创作背景等资料放入了课件中,学生通过浏览,初步了解朱自清散文的特点,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为进一步的品析和学习文本做好铺垫。可见,我们的教与学中都少不了信息技术。二、信息技术是教师上课和学生理解的好帮手。在我们的语文课上,经常运用相关的课件。课件的运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记住教师上课所注意的重点,而且还可以使师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课件一般有这样几种情况:1.书本上重点词句的体现。大部分有效性的课件中,我们都可以看出对于课文中重点词句的研究与展现。教师在前期的备课中,寻找并总结出适合于学生掌握的字词,在课上用课件给学生展现出来。学生可以精力集中地听课,并且根据老师的提示合理地进行识记。在解决字词的同时,学生也就掌握了学习字词的方法,能够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还有很多重点词句,教师要用重点的形式把它在幻灯片中展示。学生通过教师出示的语句可以精力集中地去看、去品味,目的性更强了,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也可以适当的进行点拨、讲解,学生理解上更有目的性。学生通过看屏幕上的语句,加深了他们对重1点语句的印象,能够准确地把握中心。比如:在教《匆匆》时,“学习字词”这个环节的设计中,我利用网络环境的优势,在学习字词这个栏目中,根据本课教材中多音字、易读错的字及难理解的字的情况,设计了相关自主点击学习的环节。不同层次的同学根据个人需求自主进行学习,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在“对比阅读、体悟情感”这一环节,我抓住文中作者表达情感的重点词句(即比喻句),进行修改后的对比阅读比较,通过对比两个句子,让学生体会到比喻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和效果,这样写既能更好地表达时间稍纵即逝的特点,又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无奈和惋惜之情。在这样的设计下,引导学生重点比较、品析中体会作者的情感。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达到了理解文本和体会情感的多重目标,真是一举数得。2.辅助性资料的展现。在语文课上,我们都需要对相关语句进行适当的补充理解。在学生品味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补充相关的文字或图像资料,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效果,达到深层次地理解课文的目的。比如:在“对比阅读、体悟情感”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初步感受到了时间的来去匆匆,然后,我又通过动画演示和小资料中对于时间的计算,帮助学生从多维度的展示中加深对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