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历史—近代民族工业案例名称近代民族工业科目历史教学对象二年级学生提供者罗永平课时1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近代民族工业》是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学习主题经济和社会生活第19课。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课与前面已经学过的五个学习主题中的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联系密切。因此本节内容非常重要。本课是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的历史知识解释历史现象的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本课的主题在于使学生对于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至民国结束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原因、特征、影响有比较全面而清晰的了解。其包含两个子目“状元实业家张謇”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本课是从经济方面纵向概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过程及特征,并介绍了晚清时代到民国的兴衰。内容较为空洞抽象,事件跨度大,跳跃性强。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识目标掌握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产生、发展、衰落的情况,以及代表人物、企业。2、能力目标⑴培养的史料分析能力:分析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以及发展中的困难。⑵培养总结历史知识的能力:总结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中呈现的特征。⑶培养知识迁移能力:运用已学的历史知识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理解以张謇为代表的一些实业家“实业救国”的各种努力,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通过了解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培养学生的挫折意识。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1、学生对中国近代史已经有了全面的学习和了解。2、学生已初步具备收集历史素材的能力。3、已初步具备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关注学生的知识现状,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做到温故而知新。2、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通过分析大量的史料得出历史结论。3、以历史知识为载体,及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4、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5、引入小组竞赛机制,激发学生活力。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一)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要求:1、阅读全课,按自己的理解划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不同阶段。思考每一阶段各有哪些特别之处。2、了解张謇的生平及事迹。(二)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设计等(三)引入小组竞赛机制,拟订小组竞赛答题规则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提问:1、今天我国的民族工业品牌走向国际市场,你能举个例子吗?你知道近代民族工业有哪些品牌吗?近代民族工业是如何起步的?(引导):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教师宣布本节课采用4列大组竞赛,明确竞赛规则。由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记分,最后评比。学生探讨、回答关注现实生活,关注学生的兴趣,激趣导学2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分析探究形成时期提问:1、读125页1节,找出近代民族工业形成的时间。2、为什么是在这个时间形成?(从我们学过的近代史中找一找,民族工业的产生受哪些历史事件的影响?)评价、小结学生复习回答或学生阅读后说出评价检查学生头脑中的感性认识,对学生认识现状有所了解,以便加以引导。给学生创造参与课堂的机会。3、读125页2节及小字,归纳出这一时期(19世纪60—90年代)民族工业的特点。(提示:可从分布、数量、发展情况方面分析)4、说出这一时期的代表企业。阅读、分析归纳、回答、评价检查学生头脑中的感性认识,对学生认识现状有所了解,以便加以引导。给学生创造参与课堂的机会。迅速发展“短暂的春天”(1912—1919)[过渡]:甲午战争后,因《马关条约》允许办厂,“实业救国”的兴起,促进了民族企业的发展,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后来,民族工业的情况如何呢?1、请看课文后,按左表的示范分析完成右表。时期形成(19世纪60—90年代)迅速发展“短暂的春天”(1912—1919)特征分布在沿海数量较少处境艰难背景原因1、外商企业的刺激和2、洋务运动的推动外商排挤代表企业继昌隆丝厂、发昌机器厂、同文书局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