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趣味英语教学的研究》开题报告靖边县第六小学高树艳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英语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而小学英语课的开设为小学生了解英语、接触英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孩子们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更好的了解异国的生活习惯,增长见识,开拓视野。但是外语毕竟不同于母语,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发现目前的英语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学习英语的习惯性差,对学习英语缺乏兴趣,整体英语水平偏低,英语综合能力不高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这种学习的环境,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由于学生年龄小,以单纯地靠模仿、听、说、唱、玩是不够的,要想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实际告诉我们,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设计形式多样且具有明确目的的教学活动,对培养和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及语言运用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交际活动,教师可以向学生渗透新的语言知识,当学生意识到学习英语可以表情达意,并可以获得更多和更新的信息时,便会产生运用英语的欲望,从而更好的提升兴趣。因此,面对这样一个新的课题具有深入研究的意义。二、课题的界定和依据:1、课题界定:(1)“小学趣味英语教学”主要是指教师能够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选择教材内容,利用一定的教学手段,使所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唤起学生对知识的认同感,渴望感,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2)“小学趣味英语教学的研究”就是针对小学现有的特点,运用多种教育方式方法来合理组织教材,让内容动起来亮起来的一种有效的研究。2、政策理论依据:(1)新课标的能力要求。《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和兴趣上。因此,激发学生学1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对英语运用能力至为关键。(2)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现代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思想逐步为教育工作者多接受,教育的本质在于“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位学生健康地、积极地、主动地发展,工作者必须眼中有人,脑中有人,心中有人。(3)快乐活动性理论。就是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以英语兴趣为中心,使学生能够在熟练的掌握短语和句型的同时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活泼的个性。(4)现代教学论。现代教学论的研究成果表明,情感因素是直接决定教育质量高低的主要可控变量之一,就如赞可夫所说的:“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样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三、研究的主要内容: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非毕业班,主要是考虑到非毕业班的教学任务没那么重,师生能够以充足的精力参与实验,有利于研究工作顺利开展。本课题研究对象为三到五年级,每级抽取两个班来进行实验,一共六个班,研究对象总计360人,男生180人,女生180人。2、研究内容:我校师资匮乏,生源复杂、留守儿童较多,家长懂英语的较少,部分小学生对学习英语失去了兴趣。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a、调查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程度。b、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方法、表现形式。c、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能。d、小学英语课堂的组织与设计。e、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与运用。3、研究目标:通过研究,探索一套以“教学法”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使英语教学变得生动、丰富,使课堂变得有趣、活2泼,使学生不仅善学、乐学,而且学有成效,学以致用,培养一大批乐学、会学的小学生,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英语运用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扎实的知识和情感基础。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切实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益,走进新课程,适应素质教育和时代进步的要求四、研究方法的选择(1)观察研究法:通过观察了解学生对英语学习前后的变化。(2)个案研究法:通过对特定学生进行了解,进而了解趣味英语在教学中的有效性。(3)文献研究法:通过《教育学》《心理学》《英语教学法》等相关文献的研究,为次课题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了解课题的现状,为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