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培计划(2014)”项目参训学员校本研修活动记录表2年度活动编号:活动主题以及要解决的问题小学数学“问题导引式”高效课堂的基本流程主持人赵德钊主讲人李艳丽参加人员学校数学课题组教师活动时间与地点2014.12.31二7班教室活动方式与过程教研背景:近一年多时间,我校组织一批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教师,根据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申报“微型课题”,在课堂上积极尝试改革数学课堂教与学的方式。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在区教研室老师的指导下,初步尝试探究出“问题导引式”高校课堂教学模式。12月31日上午,我校课题组教师先听课题汇报课,然后讨论交流所实施的小学数学“问题导引式”高效课堂的基本流程。一、“问题引导式”高效课堂的基本指导思想1、用问题点燃思维2、让尝试成为常态3、让讲解画龙点睛4、在展示中理解深化5、分层练习保证效果6、教学开放空间度大二、课堂基本环节----------------------------(一)创设情境聚焦问题课堂开始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明晰问题的过程,通过层次性、开放性强的关键性问题为学生指明探究的方向,探究的目标,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激活思维。具体引入上可以采用主题图情境、故事生活情境、活动游戏、自学检测、复习铺垫等各种有效形式,把新知问题蕴含其中。也可以直接引入,针对课题先提出问题,然后梳理归类。此环节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开放性、适应性,能引发全体学生积极思考。步骤:1、展示情景1创设情境聚焦问题自主探究尝试解决汇报交流质疑释疑归纳概括建构系统巩固运用拓展深化回顾总结留疑延伸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3、聚焦核心问题(二)自主探究尝试解决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尝试解决。学生根据自学指导、探究要求开展自主尝试探究活动,从形式上,学生可以“阅读课本探究”,或者“自主尝试解决问题”,个人尝试后,带着探究中遇到的问题、困惑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研究,最后形成小组共同认识。教师在学生尝试探究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辅导,积极参与学生的交流,观察捕捉信息,寻找学生的典型思路,发现各种情况,为课堂的进一步有效推进提供资源,同时了解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的现有水平,存在的共性问题,积极寻找有效的应对策略,思考下一步在哪儿引导、点拨,哪里需要提升,先展示哪种方法,后展示哪种方法,是从错误入手展示,还是从简单方法开始展示.......。这个环节可以称之为“暴露资源,寻找策略”。尝试探究中教师还要善于预设细节问题:知识衔接处设问、方向引导上设问、知识深化中设问、联系比较处设问、认识模糊处设问、相互矛盾处设问、易混易错处设问、课尾延伸处设问、看似无疑却有疑处设问,用问题引导知识学习,点燃学生思维。步骤:1、提出贴切的探究要求2、个人尝试3、小组交流4、教师找到引领点、突破点、提升点,应对策略(三)汇报交流质疑释疑汇报交流是建立在小组学习的基础上的。在汇报交流中引导学生互相倾听、质疑,教师及时引导提升和总结。在学生汇报展示,生生、师生合作交流,思维碰撞的过程中,知识得到明晰、智慧得到增长。此环节学生或小组成员走上讲台充当小老师,借助画图,动手操作、板书过程等形式,把自己的观点、思路、方法呈现在大家,让其他学生展开质疑,讲解的学生释疑,双方进行答记者问式的提问与应答,生生之间互相展开方法的补充、讲解的完善、争议的辩论、智慧的碰撞,直到把知识细节弄清楚为止。展示后还可以提出尝试中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困惑,让大家帮助解决,共同分享。教师在这个环节的作用至关重要,主要是引领、点拨、帮助、讲解、提升,绝不是让学生自主汇报就可以的,教师的引导应该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时、点拨学习方法时、把握知识的重点时、突破学生的难点时、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时,形式上或是对学生精彩想法的“放大”,或是对学生不清表达的明晰,或是对学习内容中重点、难点、关键的聚焦,或是对学生中疑点、误点的关注,或是对“方法”的提炼,对“数学思想”的感悟。在汇报中教师还要思考学生的讲解、质疑互动中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补充,哪里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