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紫藤萝瀑布》是人教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的第四课,是现代女作家宗璞1982年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文章通过对一树紫藤萝花多角度生动形象的描绘,突出了花的勃勃生机,赞美了生命的顽强、美好和永恒。文章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情感,内容层层深入,最后由花及人,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每个人都要像紫藤萝花一样,以饱满的活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在闪光的生命长河中航行。【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在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上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此外,他们已经学习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对分析修辞方法的作用有一定的基础。但是他们没有见过紫藤萝花,也不能理解文中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含义,无法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因此我将通过课件以及插入关于文章背景介绍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使学生在情境的感染熏陶下自觉、自主的产生情感上的互动。【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习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2.培养学生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品味佳言美句并能适当分析。3.透过文章对花的描写,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主旨。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欣赏能力。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情感目标:领会本文在优美的语言中蕴涵的深刻道理,正确认识人生中苦难难免,但生命永恒、生命美好,我们要战胜苦难、珍爱生命。【教学重难点】:重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理解文章主旨。难点:1、揣摩作者的感情。2、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教学策略】:1.诵读品味法: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他指出“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使之见于书,入于目,出于口,明于心,真正达到口诵心惟,使知能和谐发展。”因此,教学本文时我把朗读贯穿整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诵读中把握文章内涵,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2.合作探究法:为了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我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小组相互讨论,相互启发,合作探究,准确领会文章的主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于优化语文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教师通过播放紫藤萝花以及相关背景介绍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在情境的感染熏陶下自觉、自主的产生情感上的互动。【教学流程】一、情境中释题: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花草,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花草,唤起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女作家宗璞更多关注的是丁香、紫藤萝这样的花。(课件出示紫藤萝并简要介绍)这些花虽平凡而柔弱,却透露着生命的尊严和蓬勃。作者笔下的紫藤萝有炫人眼目的美丽,有跳跃闪烁的生命。作者常会从这些小小的生命中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格,并借此表达对美好人生的追求。今天我们一起欣赏《紫藤萝瀑布》,品味作者是怎样借盛开的紫藤萝花传递内心感受的。(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引出紫藤萝花,使学生同时在感性和理性上对紫藤萝花有了了解,初步感受到紫藤萝花的美,为学生理解文中写景的妙处做好铺垫。)二、走近作者:首先让我们走近作者:(宗璞简介)三、初读中感知:1、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又引起了怎样的人生感悟呢?请同学们把课文仔细读一遍。要求:(1).读不准的字查字典,弄清字音、字形、字义。(2)、本文主要从哪三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瀑布的,试给课文划分层次;(3)、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4)、这篇文章单纯地是描绘紫藤萝花吗?试找出文中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5)、为什么以“瀑布”比喻“紫藤萝”?2、汇报交流:(1)正音:迸溅(bèngjiàn)伶仃(língdīng)盘虬卧龙(qiú)仙露琼浆(qióng)酒酿(niàng)(2)学生交流后按要求汇报,教师予以适当点拨。(设计意图:这几个问题是紧扣着教学重点与难点提出的,让学生带着问题仔细读文使学生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