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县高中地理优质课案第一课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以地壳物质的组成来说明矿物与岩石的关系。2.能运用示意图解释三大类岩石的成因,说明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3.能分析图形并分辨常见的岩石和矿物。二、过程与方法1.在日常生活或野外学习生活中,运用常见矿物基本特征的知识,观察、辨别岩石特征。2.借助简单的观察或实际考察,向同学介绍岩石的形成和转化过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明白并能举例说明地壳物质是循环运动的,但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2.学会“世界是处在不断运动和演化之中”的哲学观。通过科学地分析地质循环过程,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提高科学素质,强化科学的人地观念。【教学重难点】1.地壳的物质组成;2.三大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3.地壳物质循环的意义。【教学设计】课前延伸一、基础知识填空答案1.概念: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2.矿产:有用矿物在自然界富集到时,就称为矿产。3.矿物的基本存在形式有三种:,,。如是气态矿物,和天然汞是液态矿物,绝大多数的矿物都以固态形式存在,是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4.矿物的分类:金属矿和两类。5.岩石按照成因,可以分为,,三类。6.地质循环:是指岩石圈和其下的之间的大规模物质循环7.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被高温熔化,又成为回到地球内部。答案:化学元素,有开采价值,气态、液态和固态,天然气,石油,石英,非金属矿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软流层,新的岩浆二、预习思考题及答案什么是岩石?按照成因,岩石可以分为哪三类?课内探究导入新课:展示岩石标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地壳和上地幔顶部都是由岩石组成的,合在一起形成了岩石圈。那么岩石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下面我们先一起看书,了解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矿物。检查预习情况:检查方法:小组内同学互相检查并讨论,接下来由小组长总结并反映本组同学的作答情况,第1页共7页1海安县高中地理优质课案最后由教师对各小组的作答情况做出评价并做出最终的归纳总结。三、布置学生自学:1.学生自主探究题:(1)什么是矿物?什么是矿产?矿物的存在有哪三种基本形式?矿物可以分为哪两大类?常见的矿物有哪些?参考答案:①概念: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②矿产:有用矿物在自然界富集到有开采价值时,就称为矿产。③矿物的基本存在形式有三种:气态、液态和固态。如天然气是气态矿物,石油和天然汞是液态矿物,绝大多数的矿物都以固态形式存在,石英是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④矿物的分类:金属矿和非金属矿两类。常见的金属矿有:赤铁矿、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和方铅矿等。常见的非金属矿有:石英、长石和云母(这三种常见于花岗岩中)、方解石(主要在石灰岩和大理岩中),滑石、石膏和磷灰石等。(2)什么是岩石?按照成因,岩石可以分为哪三类?请列举出代表性岩石。参考答案:岩石是岩石圈(地壳)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岩石按照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类。岩浆岩:岩浆冷凝而成,可分为二种,一是侵入岩,如花岗石;一是喷出岩,如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沉积岩:裸露在地表的岩石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作用而形成。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沉积岩有两个突出的特征: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变质岩:由于岩石存在的条件,如温度、压力等产生变化,导致岩石原先的结构、矿物成分等发生变化而形成。如花岗岩→片麻岩、石灰岩→大理岩、砂岩→石英岩、页岩→板岩地壳物质的运动,构成了大大小小的物质循环过程,其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地质循环。2.小组合作探究题:(3)什么叫地质循环?地质循环的能量来源如何?地质循环产生了什么影响?①地质循环:是指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的大规模物质循环。②地质循环能量来源: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生的热能。③地质循环产生的影响:在地质循环过程中,有一些地方岩石圈不断地诞生,在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