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梁实秋作者简介梁实秋(1902-1987),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北京人,1949年后任台湾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成就:散文集《雅舍小品》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编撰《远东英汉大辞典》风格:风趣幽默、朴实隽永戊(wù)戌(xū)叱咤(zhà)莅(lì)临迥(jiǒng)异精悍(hàn)激亢(kàng)蓟(jì)北酣(hān)畅箜(kōng)篌(hóu)博闻强识(zhì)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简略介绍梁启超先生。第二部分(2—9)详细记叙梁启超先生的一次演讲。第三部分(10)高度评价梁启超先生。划分文章结构层次并概括内容。合作探究,疏理内容《箜篌引》相关的传说《箜篌引》出自《汉乐府诗》,记叙了一个悲惨壮烈的故事:一个白发狂夫提壶渡江,被水冲走。他的妻子劝阻不及,悲痛欲绝,取出箜篌对着江水反复吟唱。一曲终了,她也投河随夫而去。延伸拓展桃花扇剧情简介《桃花扇》是通过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来反映南明一代兴亡的历史剧。侯方域在南京旧院结识李香君,共订婚约,阉党余孽阮大铖得知候方域手头拮据,暗送妆奁,以拉拢侯方域,结交复社。香君识破阮大铖的圈套,坚决退还妆奁。阮大铖怀恨在心,在南明王朝建立后,诬告侯方域暗中勾结左良玉背叛朝廷,迫使他仓皇逃离南京。先是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崇祯自缢,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重新得势。他们强迫香君改嫁党羽田仰,香君誓死不从,血溅定情诗扇。友人杨龙友将扇上血迹点染成折枝桃花,故名桃花扇。马、阮倒行逆施,朝政腐败不堪。清兵南下,他们又把河防前线的三镇兵马调走,史可法独木难支,清兵长驱直入,南明灭亡。几经波折,侯、李又得重逢。但国已破,何以为家?他们终于撕破了桃花扇,分别出家。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读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我们从学者的角度了解他的学识风度,那么,梁启超的政治功绩又如何?他是怎样做为友、为父的?合作学习,延伸拓展梁启超的号饮冰:形容惶恐焦灼。语出《庄子》“吾今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梁启超维新失败后,东渡日本,开始用这个笔名发表文章,表达自己为国为民忧心如焚,后来他的作品合编为《饮冰室合集》。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志摩、小曼皆为过来人,希望勿再作过来人。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陆小曼!你要认真做人,你要尽妇道之职。你今后不可以妨害徐志摩的事业……你们两人都是过来人,离过婚又重新结婚,都是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愿你们这是最后一次结婚!梁启超在徐志摩、陆小曼婚礼上的训词:我昨天做了一件极不愿意做之事,去替徐志摩证婚……青年为感情冲动,不能节制,任意决破礼防的罗网,其实乃是自投苦恼的罗网,真是可痛,真是可怜。徐志摩这个人其实聪明,我爱他不过,此次看着他陷于灭顶,还想救他出来,我也有一番苦心。1926年10月4日致孩子们:老朋友们对于他这番举动无不深恶痛绝,我想他若从此见摈于社会,固然自作自受,无可怨恨,但觉得这个人太可惜了,或者竟弄到自杀。我又看着他找这样一个人做伴侣,怕他将来苦痛更无限,所以想对于那个人当头一棒,盼望他能有觉悟,免得将来把志摩累死,但恐不过是我极痴的婆心便了。……品性上不曾经过严格的训练,真是可怕,我因昨日的感触,专写这一封信给思成、徽因、思忠们看。他是最黑暗地狱底层有血有泪有志气的一位满身创伤的青年,他也屡次想象陈天华那样跳海而死。但他坚决相信中国不会亡,所以他虽然处在全然无望中,却始终在挣扎奋斗。如果说孙中山先生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则梁启超便是民主思想的先行者……——吴其昌《梁启超》梁任公是近代史上知识界一位风云人物。他在从政之外,致力于学术研究,知识广博,成果丰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