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正确学习观念》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对中学学习的理解,正确的是()。A.学习的目的就是考上大学B.只要求学习课本知识C.学习内容为系统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D.学习时间相对分散2.埃里克·霍弗说:“在剧变时代,善于学习的人将继承未来。有学问的人将会发现他们为生存其中而进行了准备的世界已经不存在了。”这段话启示我们()。A.人们不需要为未来准备B.未来社会是不可知的,人们根本无从把握C.未来的文盲都是不懂电子计算机的人D.学会学习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3.最高层次的学习动机是()。A.为了将来多赚钱B.争取好成绩C.学好知识,报效祖国D.适应社会,增强自己的竞争力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说学习()。A.要珍惜时间B.要多读书、读好书C.要有创新精神D.要勤奋刻苦二、多项选择题1.以学习知识为荣,以只会傻干为耻”。获得“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荣誉的孔祥瑞的这句话,启示我们青少年()。A.要珍惜受教育权利,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B.要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C.要刻苦学习,不断创新D.做任何事既要付出努力,也必须讲求效率2.出身于贫困家庭的科学家陈章良,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在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为国家科研做出贡献。陈章良的成长经历说明了()。A.作为个人,只有接受教育、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在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的同时丰富和完善自己B.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C.他既充分享受受教育的权利,又充分履行受教育的义务D.受教育只为个人的发展提供很好的机会3.学习的重要性在于()。A.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B.是个人成长的需要C.是将来参加祖国建设的需要D.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4.下列对学习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有()。A.只是为了升学B.只是为了将来能在社会立足C.为了不让父母失望D.既是为了个人,也是为了国家三、材料分析题进入初中,学习的科目增多了,难度加大了,老师讲课的方法也变了,学校、家长对同学的要求也高了,有的同学不适应这种变化,于是逐渐变得厌学,甚至旷课、逃学,经常违反校纪校规,为了引导同学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热情,班主任决定召开一次以“学先贤事迹,做学习主人”的主题班会。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名同学:(1)请你对那些厌学,甚至旷课、逃学的同学的行为作出评析。(2)古人有“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的感人事例,这对我们有什么有益的启示?(3)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要缩小差距,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D3.C4.D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C3.ABCD4.ABC三、材料分析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青少年的学习权利和义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作为青少年学生有责任和义务通过受教育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为自己将来能更好的报效祖国和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厌学,甚至旷课、逃学的行为是没有很好地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的表现,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2)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把握好自己的学习生活,刻苦学习,提升自我。(3)要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远大理想,使自己有前进的不竭动力;要向学习好的同学看齐,并能虚心地向他们请教;要加强自我管理,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并切实执行,专心致志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