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科目地理年级七班级时间年月日课题极地地区(第二课时)第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2.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辨别周围环境重点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难点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辨别周围环境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两极地区基本无人居住,如何了解当地环境特征呢?二、新课学习1、科学考察的宝地人类与极地之间的关系已经从自然探索阶段进入了科学考察阶段。世界上许多国家对两极地区展开科学考察,每年有大批科学家赴极地考察。中国在南极洲也已经建有两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建成于1985年2月1O日,位于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南部(62°12'59"S,58°57'52"W),距北京175O1.949千米。中山站建成于1989年1月26日,位于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69°22'24"S,76°22'4O"E),距北京12553.16O千米。(提问)为什么要对极地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南极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A、底下埋藏有丰富的矿产;•B、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C、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D、还有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最为广阔的天然实验室。南极科考•从20世纪20年代起,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国家越来越多。很多国家先后派出科学考察船和科学家到南极考察,每年暖季在南极基地上活动的人数达2000多人。•目前,已有18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140多个科学考察实验站。北极科学考察•北极地区因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与南极地区一样,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占有重要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北极地区的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的进一步发现和开采,人类对北极地区的科学研究和考察也越来越频繁。极地周围生活的鲸、北极熊、海豹、海狮、海象等动物遭到人们的捕杀。所以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签订了各个条约保护动物。我们同学有哪些建议啊?思考:某人从南极地区向北走出3000米,然后向东又走出3000米,再向北走3000米。请问同学们,他现在在什么地方。作业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