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让学生能够按照批语修改作文VIP免费

让学生能够按照批语修改作文_第1页
1/2
让学生能够按照批语修改作文_第2页
2/2
教育经历中的幸福故事(3):让学生能够按照批语修改作文高启山师范毕业了,被派到了丰润县实验小学,教毕业班语文。上师范的时候,联系了两年写作,虽没公开发表一个字,但是,这两年我还是积累了很多关于写作的理论的东西,并且文字功夫得到了比较好的锻炼。当了语文老师,学生的每次习作,我都指导得很细致。学生写完了,我还要认真地进行批改。除了字词,更多的时候,我是给学生“修改”句段。教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我每次辛辛苦苦地为学生改作文,却经常出现一些学生到交下一次作文时,上一次要求他们修改的字词都没动。刚毕业的我火气很胜──怎么能这样呢?发过脾气,把学生留在教室里看着修改,甚至通知家长,让家长监督修改。但是,这样的办法都不见效──一段时间以后,还是有些学生不改──忘记了,很多学生只改字词(错误),而我指出的素材问题、中心的问题、句段问题等,他们还是不改,甚至有被我写上了“重写”字样的作文,学生也“无动于衷”。这可绝对不是幸福的事情,每次习作我都飞好长时间为学生批阅、写出修改建议,费了多大力气?对得起我吗?我向老教师请教,有老教师坦言:学生就这样子,有啥办法啊!我不满意现状,难道没有让学生学会看批语、按照批语修改细作的办法吗?困惑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忽然想起了我小时候为班主任写总结的经历。那是地震以后,一位刚刚高中毕业的老师当我六年级的班主任(那时候,学校一共有七年级)。没想到的事情是,班主任竟然安排我来写办工作总结。他给我讲了班级开展的一些活动,他做的一些事情,然后,就叫我写。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一个六年级学生替班主任写总结,那是多么刺激的事情啊。我的父亲当时也是民办教师,过去写的办工作总结都在一个小箱子里面存着,我拿出来,照着父亲的文字往下套。我用横格本,写了七页,然后交给了老师。但是,老师看了,并不满意,给我指出一些问题,提出一些新的要求,让我再改。然后,两稿、三稿……大概用了十天的时间,我这份班工作总结,我改了七稿,总算过关。想起这件事情,我兴奋了──如果我把修改作文当成作业,让学生多改几次再抄写呢?让他们改到最后没有了一个错别字、一个病句,草稿我看着都满意了以后再抄写,不是省了很多的事情吗?于是,“一文多改”的教学方法产生了。我让学生准备了一个草稿本,写完之后,先交草稿,我批阅草稿,学生必须按照我的要求,对草稿进行修改。改后,我再看,对文章提出进一步的细致的要求,学生再按照我的要求细改。认为自己的作文改得差不多了,我又布置学生把自己的作文交给同桌的同学,让同桌的同学挑毛病(主要是字词句方面),然后,自己再修改。自己不会改的,让同桌帮助。这样,由原来我“连批带改”,变成了我批学生改,学生互批互改。学生不看批语的问题解决了,由于我的坚持,学生也都能按照要求先修改草稿再誊抄了。这样的做法,果真收到了实效──学生在修改作文的过程中,习作的水平得到了较快的提高。任教第二年毕业班参加整个城关镇统考,我教的班级42名学生,有26名得了一类文的高分。我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将自己的作法进行了整理,写了大概一千字的东西,投到了河北教育杂志社。没想到的是,这稿子经过编辑的修改压缩,竟然以“一文多改”为题,公开发表了!拿着杂志社寄来的七元五角钱稿费,买了两瓶白酒,又买了花生米和豆腐片,跟住宿的哥们一起,喝了个大醉!这事情,在我一生中都有重要影响的。首先是一个心得──教学中,不论学生出现什么问题,只要你肯动脑筋,问题总能得到解决。现在想来,那就是征服困难的幸福体验。心理学中有这样的理论:“每个人都有挑战一定难度的任务从而胜任的需求”,当老师尤其如此,学生是活生生的,不会完全按照理论的说法去机械摆布,这是对每一个教师的挑战,你总得想办法,才能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的职业特点之一,就是想法办法来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价值的。问题解决了,价值实现了,幸福体验就随之而来了。第二个令让我非常兴奋的,是我才参加了一年多工作,就发表了一篇“论文”,实现了我上二年师范写了若干文学作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让学生能够按照批语修改作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