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过程与方法】1、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2、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作出解释,培养学生分析及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通过史实资料,学习科学家开拓创新的精神。3、产生学习的成功体验,享受学习、享受科学。【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过一则广告:“本人发明了一种可将水变成汽油(含碳元素)的技术,经济收入惊人,现在技术转让,请有识之士加盟。”同学们,假如你是老板,你是否会加盟呢?请谈一谈你的想法?[学生活动]思考,各抒己见。[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会做出科学准确的选择。[过渡]我们先来学习一个定律。[板书]质量守恒定律二、探究新知[师]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做出大胆的猜想[学生回答]1、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物质质量总和。2、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大于反应后各物质质量总和。3、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小于反应后各物质质量总和。[过渡]大家猜想是否正确,需要用实验加以检验。因此,在实验前我们应制定计划,设计出实验步骤,你认为要知道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各物质质量总和的关系,大致需要哪些主要实验步骤呢?带着这个疑问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下面我们先来观察下面两个实验,希望同学观看时注意思考问题[出示问题]边看边思考:实验一:1、锥形瓶内白磷燃烧的现象;2、气球的变化情况;3、化学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情况实验二:1、实验现象2、实验原理3、化学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情况[投影]两个实验录像:1、利用天平称量锥形瓶内白磷的前后的质量关系的实验2、利用天平称量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实验。[学生活动]认真观看实验录像,小组讨论完成思考题并展示[总结]科学家也曾经通过无数的实验得到过跟大家类似的结果:这个定律就是同学们刚刚验证的质量守恒定律[投影/板书]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过渡]可见我们每一条化学知识都是来之不易的,而现今化学研究已从原来对宏观现象深入到微观的本质,因此我们也来从微观角度探究一下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本质,为什么反应前后所称量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我们先来看一个动画[播放视频]水电解的模拟动画。请阅读课文122页相关内容,思考一下!!![学生活动]思考、回答问题[总结]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种类、个数都没有发生改变。[板书]2、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原子的质量、种类、个数都没有发生改变三、小试牛刀现在同学们再看到这一则广告,你能不能作出科学的判断,你会不会加盟呢?[学生回答]不会,因为水是由H、O两种元素组成,而汽油含有碳元素,不守恒。[师]非常好,同学们已经可以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了。四、巩固提高[师]是否存在违背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反应呢?下面我们再来观看来看两个实验,[播放视频]1、碳酸钠和稀盐酸的反应2、镁带燃烧实验很明显看到反应前后称量,天平是不平衡的,那这是不是与质量守恒定律相违背呢?为什么?[学生回答]小组讨论交流展示。[投影]正确的表述方法[小结]通过本节的信息我们了解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其微观本质,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会灵活应用这个定律。五、挑战自我1、根据蜡烛燃烧后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事实,可以推断石蜡(蜡烛的主要成分)的组成里一定含有()A.碳一种元素B.氢一种元素C.碳和氢两种元素D.碳、氢、氧三种元素2、在化学反应:M+N=P+Q中,agM和bgN完全反应,生成cgP。则生成Q的质量为()A.(b+c-a)gB.(a-c+b)gC.(a+c-b)gD.(c-a+b)g3、将A、B、C各10g的混合物加热后,A全部参加反应,生成4gD,同时增加了8gC,则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