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儿子成长安阳县翟永红tel:18623829307清晰的记得那个月朗星稀的晚上,妻子在院子里洗衣服,我在旁边抱着儿子边逗他边来回踱着步。我说:天上的星星多明亮啊!咱们把它摘下来吧?尚不会说话但仿佛开始通窍的儿子目不转睛的看着我的眼睛,两眼放光,突然说:“中”!我激动的说:“咱们怎样把它摘下来呢?”我分明听到儿子含混不清的说“用棍子!”我激动的说:“好、好,用棍子!”随即,我和妻子因儿子学会说话了而激动万分。儿子在我和妻子的精心呵护下渐渐快乐成长着。无论刮风下雨,无论烈日酷暑,无论天气多么恶劣,我和妻子都是儿子的保护伞。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孩子突然高烧昏迷,已为人父、人母的我和妻子惊慌失措。整个村庄内漆黑一片,我深一脚浅一脚的将个体医生的诊所跑了个遍,他们要么坚守“夜不出诊”的原则闭门不出,要么害怕误诊承担医责,无论如何不肯随我到家来,敷衍给我一包退烧药“喝喝看”。折腾了大半个晚上,最终儿子的高烧退却下来,我和妻子都长长松了一口气。自此,妻子特爱看健康类书籍或电视节目。多少次,送儿子走到学校门口,儿子从我的手中接过沉甸甸的书包,朝我摆摆手,转身走进校园,看着他小小的身影淹没在熙攘的人流中再也找不到了,我仍旧驻足观望,站上好一阵子,才会收起内心的温存与感动,幸福而又略带依依不舍的离开……儿子双休日、节假日在一所书画学校学习。每到接送孩子的时间,门口总会聚集一大堆熙熙攘攘的家长,自行车、电动车、三轮车、汽车等横七竖八摆放的到处都是。只待放学铃声一响,家长们便鱼贯而入、蜂拥而上,通过一段阴暗的、仄仄的、拥挤的楼梯,登上二楼,帮助孩子收拾好画具、书包,热切的向老师询问孩子课堂上的表现、学习情况、作品优劣,最后再拉着孩子的小手,问寒问暖,小心翼翼的走下楼梯。最初,我心里暗笑这些家长有些迂:用得着亲自上楼去接孩子吗?咫尺之间,他们完全可以自己从楼上走下来。但没过多久,我理解了家长们的举动,竟不自觉的加入了他们上楼、下楼的行列。随着感受力、理解力、思考力的增强,儿子阶段性的喜欢上了“奥特曼”、迷宫、脑筋急转弯、电脑游戏、手机游戏、电动汽车、折纸、笑话、魔术表演,有时竟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每当他来到我和妻子的跟前讲解或展示他的某种“成果”时,他的激动都是满满的,我们的激动也是满满的。无论好坏,我和妻子都要认真当一回他的听众或观众,夸奖一番、鼓励一番。我们知道,他的好奇心、求知欲正处在“疯长”的阶段,我们要保护他的这份童心!儿子向来对玩具情有独钟,特喜欢摆弄杂七杂八的小物件。每当逛商场、超市时或途经玩具商店时,他总要在玩具柜前驻足徘徊、摆弄玩味、流连忘返。妻子被他的“专心”“感化”了,隔三岔五给他买一件玩具,找一个辩解的理由美其名曰“保护他的童心童趣”。每买一件新玩具,前三天就成了儿子的“必修课”,抑或课余时间“如胶似漆”的必备玩物。每天放学回到家,书包一扔,要么跪在地上,要么趴在床上,把玩具认认真真的摆弄一番,就像刚满月的小猫一样天真、可爱、烂漫,再脏再累也在所不惜。三天一过,又要想法“打动”妈妈再给他买更“新”的玩具了。除了玩具,尺子、镊子、小板凳、纸张等都是他的“玩物”,他能凭自己的想象“制造”一些“火车”、“飞机”、“跷跷板”、“假山”等之类的事物,弄得房间里一片狼藉。至于连环画、动画片,凡是他能接触到的,诸如《三毛流浪记》、《阿衰》、《父与子》、《喜羊羊和灰太狼》、《熊出没》、《猪猪侠》等,他仿佛百看不厌,常看常新,往往看起来特别聚精会神,“两耳不闻窗外事,家事国事天下事皆不关心”,妈妈叫他好几遍他都听不见。今年以来,他还和妻子一起看情感剧《小爸爸》、韩剧《爱在何方》等,边看边唏嘘不已,看后还能给你说上个子丑寅卯呢。儿子长大了,他已经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了。当我帮着他把作文完成时,他会爬上我的肩膀,搂着我的脖子,对我亲昵一番,撒娇一番,算是对我的“感谢”和“奖赏”。当他对学校老师布置的一些作业不会做适逢我心烦意燥时,也会被我态度“恶劣”的“奚落讽刺”一番,这时他会到他妈妈那里告我的“恶状”,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