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逐日》说课稿一、说教材(一)地位、作用《夸父逐日》是一则文言神话,被编在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探险篇中。本单元集中了古今中外的探奇故事,旨在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习探险的精神。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情感与意志的培养。(二)教学目标、重难点目标:知识掌握重点的文言字词,学会翻译课文,并在课堂内背诵。能力运用美读故事的方法,提高学生朗读文言文的水平;运用品读佳句的方法学会分析夸父的形象和文章的主题,并锻炼学生运用想象描述画面的能力。情感学习夸父探索的的精神,并将其用于学习、生活之中。在完成以上预设的三维目标的过程中,我还准备训练学生课堂笔记的良好习惯。本节课的重难点:夸父形象分析和主题理解。二、说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学生已学过不少的文言文,对于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已经有所掌握,学习的方向也大致明确。同时,这则神话的篇幅很短,共37个字,因此学生在字词理解方面不会有太大问题,教师只要提示一下重点字词,学生应该可以疏通文义。就故事本身而言,把握夸父身上所体现的英雄气概并不难,但要引导学生理解夸父的“不自量力”是想肯定自己价值的一种表现,而非盲目的冒险,进而体悟在新时代背景下学习《夸父逐日》的必要性。三、说教法本课学习时拟采用如下教法:1、朗读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2、讨论探究法。新课标十分注重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讨论合作的能力,学生能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共同解决问题。3、片段写作法。通过想象,学生可以把最后一句书写成一段美妙的文字,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画面。四、说学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凡为教者必期达到不教。”因此,学法也很重要。可归纳为如下方法:1.精读法。细读知字意,美读能成诵,品读析形象。2.笔记法。让学生学会用成语印证字义,积累美妙成语,让学生学会朗读,积累巧妙地结构;还要积累一些神话阅读的经典格言,来理解神话的主题。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3’)让学生看“夸父逐日”的图片,谈谈对夸父的最初印象。(画面比较直观,夸父健壮充满力量的形象能产生较强的视觉冲击,从而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夸父的力量,更容易进入“逐日”的话题。)(二)细读字词(这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内容,疏通文义)(12’)第一环节初步感知:1.老师先范读,掌握读音与停顿。2.学生再自由的朗读,进一步熟悉内容3.然后轻声细读,圈出认为重要的文言字词,并用成语印证字义。比如“走”是跑的意思,成语“奔走相告飞禽走兽”中的“走”就是跑的意思。4.然后进行课堂笔记的整理,积累这些美妙成语(以上几个环节旨在让学生寻找重点文言字词,这对他们古文阅读很有帮助。因为往往掌握了重点字词,全文的内容就容易把握。在迁移中学知识、在积累中求进步。)第二环节读懂文意:5.请学生结合注释和刚才的学习,自主翻译课文。6.然后请一生翻译全文,其他人注意倾听有无差错,并作出相应纠正。(学生的自学能力毕竟有限,一些与现代汉语用法有出入的字词可能会出现一些理解错误,此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引导点拨的作用了。教师可采用一些媒体,如黑板、幻灯等将重点字词进行归纳,加深理解记忆。)(三)美读故事(这部分引导学生读出层次,熟读成诵)8分钟第一环节读出分号和句号。先让学生讨论为何读出分号和句号,把句号读出就是把层次读清楚把内容读出来,句号的停顿大于分号;学生根据大家的一致理解,练习朗读展示朗读,老师及时做好评价,如你读出了节奏与停顿,但要控制语速。第二环节读出悲壮与赞叹。老师要引领一下,先画一个圆,数学老师说:“这一个圆。”说的平淡;而语文老师则会说:“这是一个圆!”而发出赞叹。再让学生练习朗读展示朗读。学生读的感情到位时,要给予掌声鼓励。第三环节用朗读的方式来背。要求放开读背,不要太秀气,要厚实;最后一句要重复背两次。接着做点课堂笔记:巧妙的结构:按照开端、发展、高潮与结局、尾声来划分的。(四)品读佳句(这部分在熟练掌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就可以进行一些问题的探究了,而这一项学习任务可以放手让学生去交流成果,展示自我了。)15分钟1.先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语句:弃其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