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夏感》选自人人教版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通过对四季的描写,展示出大自然的美好。2.《夏感》这篇课文,是一篇清新短小而又内涵丰富的抒情散文。用生动形象而热情洋溢的语言,写出了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通过对夏景和劳作情况的描绘,表达出作者对夏天的热爱和对劳动者的赞美,进而陶冶了人们美好的情操。教学本文,应根据单元教学要求,引导学生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之上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时,还要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强与文本的对话;要让学生通过联想与想象,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真切感受夏的特点,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者情感。2.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感受文章语言的魅力。3.通过对优美词句的赏析,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者情感。教学难点:反复品读,体味文章的语言美。教学方法:朗诵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时数:一课时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夏感》课件;学生:1、熟读课文,认读字词。2、思考:课文描绘的夏天有哪些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下面请大家来欣赏一组照片,看看这组照片描述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致?(学生发言)这就是我国北方夏季麦收的繁荣景象。今天就让我们一道走进作家梁衡笔下的美文《夏感》,去欣赏北方夏天的美景,去感受北方夏季里的激情。板书课题:13.夏感梁衡)二、初读感知11、听课文录音感知内容(1)学生听读,扫清字词障碍。注意朗读的语音、语速、语调、节奏、重音与情感,在朗读过程中同时播放一些与课文有关的画面。(2)思考:文中是用什么颜色来形容夏的?(金黄)2、默读思考:金黄的夏天在作者心目中的总体印象是什么?(学生发言,教师归纳板书:紧张、热烈、急促)3、给文章分段,并概括各段段意第一部分(1)概述夏季总体特点第二部分(24)具体描述夏季的自然风光和夏季里农民劳作的景象第三部分(5)表达作者对夏季的热爱和赞美4、这几部分之间是怎样的关系?总-分-总(首段总领全文,末段总结上文)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指名学生分读课文第2、3、4段2、小组合作探究,思考讨论: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述这金色夏天的?(学生发言、交流,教师归纳板书:夏之景、夏之色、夏之旋律)2、、齐读课文第五段思考:这激情洋溢的文字仅仅是为了赞美夏天的美景吗?(学生发言,教师归纳板书:景美、人更勤)四、品味语言1、结合课文比较下面两个句子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1)我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金黄的季节”(2)我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季节”2、从文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说说喜欢的理由A、示例: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沸腾——体现了夏天的热烈;)(黛色长墙——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从春到夏的过程)B、学生发言、交流五、师生归纳文章主题:2本文抓住夏天热烈、紧张、急促,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的特点,描绘夏天金黄色的大地上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深情赞美了辛勤劳作的农民。六、拓展延伸交流课前搜集的写“夏”的古诗词七、布置作业:1、请仿照下面的句子写出来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夏之色为,,,;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冬之色为,,,。2、根据自己的感受抓住特征,请用一段优美的文字对你家乡的夏天作一番描绘(300字以上)。八、教师小结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同学们也正处于金子般的年龄,愿你们在这人生的黄金季节,激情飞扬,英姿勃发,和着这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去抒写辉煌的明天!奏出你生命的华章!同学们,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和品味,我们就会发现“美”就在四季的更替,“美”就在我们身边!附:板书:13、夏感梁衡紧张夏之景景美热烈夏之色急促夏之旋律人勤教学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