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仓储概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储位管理的储位分区,堆码的重要性和堆码原则,流通加工的重要性和分类。技能目标:会识别储位分区和堆码。情感目标:使学生巩固知识点,有信心为资格考试做准备,培养认真工作的态度.【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储位管理的储位分区,堆码的重要性和堆码原则。教学难点:储位分区【教学途径及方法】1.用具体实例解释抽象概念,以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2.讲授法,头脑风暴法,卡片法,图示法,信息化教学法【授课时间】【课时安排】2学时【课型】考证培训【岗位联系】仓储作业管理是物流保证物流实施的重要的环节【教学过程和内容】第一环节:常规检查,点名、课本、笔记第二环节:复习导入:1.物流和仓储的定义2.仓储在物流活动中的重要性。3.产品类别。4.仓库分类第三环节:讲授新课储位管理的储位分区和管理原则(卡片法)。储位分区通常分为:(1)预备储区,是商品进出仓库的一个暂存区;(2)保管储区,是仓库中最大最重要的保管区,商品在此时间最长;(3)动管储区,主要任务是对储区货物的整理、整顿和对拣货单的处理。管理原则是储存空间明确,商品数量合理,变动更新及时。二.堆码的重要性和堆码原则。(头脑风暴法)堆码的重要性体现在堆码可以与所采用的机械作业相匹配,对维护商品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充分利用库房容积和提高装卸作业效率。堆码的原则主要有:1.尽量利用库位空间;2.仓库通道与堆垛之前保持适当宽度与距离,提高装卸效率;3.根据货物类别不同,正确利用不同的堆码方式堆垛;5.库位不紧张时,尽量避免货物堆码的覆盖和拥挤。三流通加工的重要性和分类(卡片法)流通加工主要体现在:1.有效的完善了流通功能;2.流通加工是物流的重要利益来源;3.流通加工使运输更加便利;4.流通加工在国民经济中也是重要的加工形式。流通加工的分类有:1.为适应多样化需要的流通加工;2.为方便消费者、省力的流通加工;3.为保护产品所进行的流通加工;4.为弥补生产领域加工不足的流通加工;5.为促进销售的流通加工;6.为提高加工效率的流通加工;7.为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损失的流通加工;8.为衔接不同运输方式、使物流更加合理的流通加工;9.生产--流通一体化的流通加工。第四环节: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回顾本次课学习的知识点。第五环节:强化记忆由于职专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较差,课后很少能自觉的完成复习任务.特地安排2课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复习任务,强化记忆,采用结对子的办法,互相考核,教师抽考的方法,以达到识记的目的.第六环节:布置作业1.简要回答储位管理的储位分区和管理原则。2.阐述堆码的重要性和堆码原则。3.描述流通加工的重要性和分类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