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畅言教育《天上的街市》《天上的街市》写于1921年10月24日,收入郭沫若的第二部诗集《星空》。当时郭沫若正在日本留学,处于最苦闷的时期。面对中国当时的现实,郭沫若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憧憬着美好光明的未来。就在这个时期,郭沫若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的理想生活的追求。诗歌的第一节用联想,由街灯联想到了明星,又由明星联想到了街灯。诗歌第二、三、四节,都运用了想象。诗人没有按民间故事那样写牛郎织女,而是想象他们在自由幸福地生活着,这是因为他希望人间也能出现自由幸福的世界。作者是借改造后的牛郎织女的形象来寄托自己的理想,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知识与能力】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2.欣赏诗歌的音韵美、画面美、情感美;用心用情服务教育◆教材分析◆教学目标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畅言教育【过程与方法】学习诗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教学重点】1.朗读诗歌并背诵,要读准节奏、重音,读出感情;2.欣赏诗歌的音韵美、画面美、情感美。【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1.多媒体课件;2.学生读课文,查工具书,排除字词障碍。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牛郎织女的故事吗?(指名学生概述这个故事)刚才这位同学说得很好。深深相爱着的牛郎织女被王母娘娘划出的天河相隔,只有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才能鹊桥相会一次,这是多么痛苦的生活啊。同学们一定希望牛郎织女在天河中自由地骑着牛儿来往吧!我国著名诗人郭沫若早在90多年前就凭借自己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这种美好愿望写进了自己美丽而迷人的诗篇——《天上的街市》。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现代抒情诗吧!二、了解作者:郭沫若(1892年——1978年),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我国现代杰出的诗人、作家、戏剧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天上的街市》写于1921年,当时的中国处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中,"五四"运动刚刚过去,革命处于低潮,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个时候诗人写下这首诗,想象了天上自由,幸福,美好的环境,为的是表达他对理想世界迫切的向往。三、初读课文,读出诗歌的音乐美:用心用情服务教育◆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畅言教育1.学生听录音朗读,关注诗的重音及节奏。如: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2.学生试读。3.师生共同总结朗读技巧: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读出这首诗美好、恬静、自在、清新的感觉。4.找两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节奏、重音,读出情感,读出韵味,读出诗歌回环往复的音乐美。)其他学生根据朗读要求进行评议,评议的同时自己试读。【板书:音乐美】5.学生齐读,要求:读准节奏,读出感情。四、再读课文,读出诗歌的画面美:1.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作者在这首诗中,给我们描绘了哪些图景?【板书:图画美】明确:街灯——明星——街市——物品——牛郎织女【板书】小结:作者在第一节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星光与灯光互相辉映的美丽夜景;第二三两节描绘了美丽的天街富饶之景;最后一节展现出的是牛郎织女幸福浪漫的甜美生活。请大家再读诗歌,并在脑海中再现这三幅优美的风情画。五、悟读课文,读出诗歌的情感美:1.天上的街市真是太美丽、太奇妙啦!那么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神话般的境界呢?明确:联想与想象。2.请大家速读课文,思考:全诗共四个小节,哪些是联想的?哪些是想象的?你能概括出诗人是怎样逐步展开想象的吗?【知识链接】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两事物之间或具有因果关系或具有相似关系。(相关点)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虚构)明确:诗的开头,诗人看到“远远的街灯”,星星点点,时隐时现,多么像天上的明星,就自然而然地把“街灯”与“明星”联系起来,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这种联想具体表现出来,既描绘了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