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阳关三叠教案终结版VIP免费

阳关三叠教案终结版_第1页
1/3
阳关三叠教案终结版_第2页
2/3
阳关三叠教案终结版_第3页
3/3
学习鉴赏古曲《阳关三叠》的别离情绪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选择高中教材音乐鉴赏第十四单元《文人情致》的教学内容。《阳关三叠》是我国古代音乐作品中的一颗绚丽璀璨的明珠。这首琴歌感人至深,在唐宋曾有轰动效应,不仅声名远播,而且成为家家弦歌、户户吟诵的“流行歌曲”,故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传唱,具有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全曲分为三大段基本上用一个曲调作变化反复叠唱三次,故称“三叠”。曲调纯朴而富有激情,略带淡淡的愁绪,以同音反复作为结束音,强化了离情别意及对远行友人的关怀与诗的主题十分吻合,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那种无限关怀和留恋的诚挚情感。教学思路:本节课的教学旨在通过一首唐朝琴歌《阳关三叠》,让学生感受到友人之间的美好真挚的情感和经典音乐文化的育人魅力。这首乐曲打开时空的隧道,让学生在乐曲中产生一种情感的共鸣,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激发情感表现力,塑造良好性格,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展现个人魅力。教学目标:1.结合王维的诗《送元二使安西》,理解对友人那种无限关怀的诚挚情谊。2.分析体验《阳关三叠》的别离情绪,并聆听、演唱《阳关三叠》,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3.体验运用不同的表演方式表达友人间的别离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表现力,展现个人魅力。教学重点:分析体验《阳关三叠》的情感表现特点,并聆听、演唱《阳关三叠》。教学难点:通过对《阳关三叠》这部作品的结构、速度、音色以及歌词进行分析,了解体验这首乐曲的离别情绪。教学准备:课件制作、教案设计教具学具:多媒体、钢琴、长笛、埙教学过程:一、导入1.探讨理解“生离死别”这个词语的含义。设问:如何理解“生离死别”这个词语的含义?导言:生离死别是生死之间的别离,若拆开理解,我们可以分为生离和死别两种。(死别:永久的分开。生离:能够再见的分离。)思考: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生离包括了哪些?(师生之间、亲人之间、朋友之间、恋人之间)2、教师朗诵古诗并设问:1)这首古诗表达的是我们刚才列举的这么多的分离当中的哪一种?(友人之间的别离)2)朗诵的诗句是谁的佳作,属于哪个朝代,标题是什么?(王维,唐朝,《送元二使安西》)3、学生有朗诵体验《送元二使安西》的情感。教师小结:这是用文学的方式表达友人间的离别情感,后人为了更好地去表达王维诗中的别离意境,将此诗句进行了艺术加工,把它改编成了跟琴而吟唱的琴歌。4.导入课题《阳关三叠》。这首琴歌最早吟唱时叫《阳关》又或《渭城曲》,而最早用琴谱把这首歌记录的是明代弘治年间(1491年)的《浙音释字琴谱》,1954年,我国的音乐教育家王震亚将这首琴歌改编成由钢琴伴奏的合唱作品——《阳关三叠》二、新课教学1.初听体验合唱版《阳关三叠》设问:作品的段落如何划分?(作品分三大段和尾声)教师小结:《阳关三叠》这一部作品它是根据唐朝著名诗歌《送元二使使安西》谱写,因为在诗中有“阳关”这个地名,并且在演唱时是将其中的诗句反复吟唱三遍,故名《阳关三叠》。歌曲停在“三”上,是跟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一定关系的,生活中经常听到一个词“事不过三”,在学过的古文当中也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老子也说过: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么可见,三是极数。一个音乐主题反复三次,既能加深印象,也符合大众的心理对作品长度的承受程度。。2.师生探讨合唱作品《阳关三叠》结构特点。既然歌曲分为三大段和尾声,那么每一段又分为上阙和下阙,通俗来说就是前段和后段。设问:前段是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王维原诗部分)王维原诗部分是曲子出现的第一个旋律,用A1来表示,后面扩展部分是下阙,用B1来标记,后面第二段和第三段的结构旋律大致与第一段相同。用A2+B2、A3+B3来标记,由于尾声是另外一个旋律,我们用C来标记。1原诗A1+扩展B12A2+B23A3+B3尾声:C3.师生探讨歌曲上阙和下阙的情感表达上的区别。设问:上、下阙虽然都表达了别离情感,但是表现程度相同吗?唱歌曲、在唱歌过程中体验感受区分不同的别离情感。(方法:唱谱、填词演唱。)探讨结论:上阙用王维的原诗,由四句“起、...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阳关三叠教案终结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