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同行平川二中语文教研组张建强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很荣幸,能就“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和各位老师进行交流。但说实在,就自己本身而言,对高效课堂理论的领悟还不够深刻,在课堂改革中,对高效课堂的具体的操作还处于初级阶段。我只能结合我们语文组及自己在课堂改革的经历,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不妥之处,还请各位批评指正。我论坛的题目是《我们与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同行》。我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谈。一、我们的新课改是从学习别人先进的经验开始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高效课堂能否取得成果,除了我们自身不懈的努力外,还得学习他人先进经验,我校语文教学改革的开始,也是从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开始的。我校从前年施行课堂改革以来,已先后多次派教师到景泰四中参观学习高效课堂建设,通过学习,初步了解了人家在新课改中导学案的编写,学习小组的建设、授课流程及在高效课堂方面成功的经验。本学期开始,我也有幸跟随李校长,来到景泰四中进行了参观学习。在学习中,我主要听了三位七年级语文老师所授的同一内容的课。通过听课,我发现景泰四中语文教学的主要流程是:预习检测——合作探究——拓展延伸。他们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的捕捉学生展示的机会。师生的配合很和谐,很默契。学生把自己的课堂展示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很主动,很自觉,不需要举手,而是一个挨一个的诸个有序的进行展示。他们没有先进的教学设施,但却都能很好地依托教室前后的黑板,学生或讲或写,都能充分的展示自己。通过学习,我也发现,景泰四中的老师,他们在新课改中不拘泥于某种模式的限制,他们在课堂改革中,富有创新的意识,这是我们值得学习的。三位老师讲授的是《养母》这同一篇课文,虽然都遵循“预习检测——合作探究——拓展延伸”这样的模式,但在教学的过程中,他们采用的教学策略是完全不同,都能根据自己和自己班级学生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他们在教学中,摒弃了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都能大胆的创新,融入自己的东西,虽然,听的是同一内容的课,但绝无厌烦,重复的感觉。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新课改中,我们在借鉴他人的经验,模式的时候,不能一味的照搬,还得兼顾我们的具体实际,还得不断的反刍,消化,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在参观学习中,我还发现,人家的课堂已经达到了很开放的程度,在上课过程中,有参观学习的教师不时出入,但对他们的授课影响不大,他们的老师学生都能旁若无人的的干他们的事。当然,景泰四中高效课堂建设,并不是无懈可击,我觉得,他们的课堂,好多的环节也是流于形式,不能很好的兼顾学困生,由于课堂的内容环节太多,我们所听三位老师的课都未完成本节课应完成的任务。课堂中学生出现的错误也不能及时的纠正,整个课堂的节奏比较仓促。这也有他们为应付参观学习教师而作秀的嫌疑。二、我们也积极投身于语文课堂改革的潮流之中1我校在高效课堂建设方面,最重要的举措,就是大胆施行新课改,新课改也给我们全体语文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我们大家在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上都要有根本性的转变,对于我们现状而言,这无疑是一种挑战和超越。面对这种变革,年轻的教师由于在教育教学经验和观念上还没有定型,适应尚且容易些;年纪稍大一点的教师要发生这种角色转变,可能就不那么容易了。尤其是那些经验丰富、成就感强的优秀教师,他们原本依靠自身过硬的专业技能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游刃有余。要他们否定几十年来积累的经验,放弃他们认为行之有效的“教育法宝”,将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面对困境,我们语文组的老师,也曾彷徨过,但并没有退却,而是积极投身于课改之中,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培训,摸着石头过河,由最初的“照猫画虎”忙乱跟从,到如今已小有成就。这段时间我们的确做了很多,但看到学生的变化,课堂的变化,让我们不由得再次庆幸有这个机会参与高效课堂教育教学改革。我校八年级语文教师,是我们语文组课堂改革的领头雁,他们团结协作,不论是在导学案的编制,还是在学习小组的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们潜心钻研课改的精神及富于创新的课堂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