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省略号【背景】这分别是两堂五年级的常规课:一位教师正在教学《二泉映月》第二课时,另一位教师正在教学的《秦兵马俑》第二课时。课文都有省略号,教学的过程中两位教师也都提到了省略号的内容,但是教学方法有所不同。【案例一】……师:表现琴声所抒发的丰富情感的语句是——生: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他爱……他爱……他爱……师:如果能把自己当作阿炳的知音,你们一定能读得很好。注意你们就是阿炳的知音了!琴声的特点是——生: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师:阿炳用这动人的琴声告诉我们,他爱那——生:支撑他苦难一生的音乐。……师:他仅仅是爱这些吗?从哪里看出来?生:阿炳爱的事物很多很多。生:作者没有一一列举出来,用省略号表示阿炳爱的事物不胜枚举。师:省略号表示什么呢?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来回答。生:阿炳爱家乡惠山上那葱茏的树木、摇曳的藤萝。生:阿炳爱那一直无微不至照顾他的邻家少年。生:他爱对自己恩重如山的师傅。虽然他的师傅早已离开了人世,但是,在他心中,师傅永远活着。……【分析】课程目标第三学段(5—6年级)中提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本片段在引导学生“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上显得干脆利落,使学生对作者的情感表达能够一目了然。教师巧妙的运用了课文所留下的艺术空白,省略号的出现不但没有给教学留下阻碍,反而促进了孩子们的想象,丰富拓展了文本的内容,是本教学片断的一大特色。“回响”部分最后的省略号,显然是作者精心处理的艺术空白。教师敏锐的抓住这一可贵的教学资源,不惜给学生比较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使人物内心世界更加细腻,让人物形象更加饱满,顺利自然地充实了文本内容。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来回答,有效地促使学生紧扣中心展开想象,避免了出现漫无边际地东拉西扯,胡思乱想的现象。【案例二】……师:兵马俑是不是就这四种神态?生:当然不是!生:作者只是举了这四个例子。师:怎么知道的?生:后面用了省略号。生:还有很多很多的神态,限于篇幅,作者不便一一列举,就用上省略号,表示内容的省略。师:可以仿照课文的写法,说出其他兵马俑的神态来吗?学生们开始各抒己见。【分析】这是教师教学课文第十个自然段时的一个片段。教师引读导悟的方法艺术,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在这里充分发挥了省略号的作用。一是让学生体会省略号的表达效果,感悟兵马俑神态的多姿多彩,难以一一列举;二是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说出其他兵马俑的神态来,既丰富了文本的内容,有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还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且学习巩固了一种写作方法——不但写“所见”,而且写“所想”,实在是一举数得。合肥少儿艺术学校孙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