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百家争鸣导学案课题第十一课百家争鸣教学目标1.孔子及其“仁”学说。孔子在教育和文化上的贡献。2.老子和他的辩证思想。3.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教学重点孔子和百家争鸣课前预习1.山东被誉为“一山一水一圣人”,这“一圣人”指的是谁?2.查找孔子、老子、墨子、和韩非子的有关资料。[自主学习]一、孔子创立儒家学派:1.孔子简介:孔子名丘,春秋晚期人,学派的创始人。2.孔子的主张:1)思想上:主张人们,反对暴政。儒家思想的核心是“”2)文化上:整理了《》等书,根据鲁国史籍编订了《》。3)教育上:①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②主张“”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③教育学生学习态度要老实,“”3.孔子思想的历史地位:。二、百家争鸣1.背景:1)战国时期,社会发生急剧变化。2)许多思想家对此提出不同的看法,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的局面。2.时间:时期[合作探究]:(一)完成下表学派代表人主张或成就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思考:道家和兵家的创始人分别是谁?(二)古代思想家的主张与现代社会的联系(把相关的用线连起来)现代古代1.“和谐思想”:①孔子主张人们相互爱护②墨子主张相互爱护反对不义战争2.“民本思想”:③孟子主张“民为贵”“君为轻”[课堂检测]1.下列作品是由孔子编订或整理的是:()①《论语》②《诗经》③《春秋》④《道德经》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2008年初,温总理指挥抗击冰灾工作时说:“民安了国才能安,国安了领导人的心才能安。”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古代先哲中,第一次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是()A孔子B孟子C墨子D韩非子3.下列历史人物如果生活在现代,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是()A孔子B老子C墨子D韩非子4.连线题:将下列主张和人物连接起来。不打无准备之仗孔子兼爱、非攻孟子民为贵,君为轻孙膑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庄子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墨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韩非子5.学以致用:假设为了更有利于电视栏目的创新和提高收视率,电视台要招聘一批栏目主持人,下列人物中(孔子、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孙膑)最有可能入围的是哪些?并说明他们入围的理由。(1)《法制空间》的主持人:理由:(2)《军事天地》的主持人:理由:(3)《教育论坛》的主持人:理由: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