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终生学习的觉悟我有一七十多岁才开始用电脑写作的前辈,文友戏称为「科技老人」。据说老人学计算机有心理障碍,「你如何克服对计算机的心理障碍?」计算机的功能很多,我只拿它当做书写工具。遥想当年我初入小学,用石笔在石版上写字(这个工具是那一年淘汰的?)升到某一年级,改用铅笔做功课,再升上去,写笔记用钢笔,作文用毛笔。进入社会,风闻原子笔的大名,到了县城才有缘列入文房四宝。每一次接触新的工具,都有一番成长的喜悦。我们和某种新文化相遇,最难接受的是他的思想观念,最容易接受的是他的工具。一个新移民来到广东,尽管他非常反对爱面子,他客厅里马上装冷气,厨房里马上摆好微波炉。我们每天要写很多字,又不是书法家,有何理由不用计算机?老年人学新事物,要向年轻人请教的觉悟,今天的年轻人,尤其改革开放时代,并不知道敬老。老人手脚动作迟缓,记忆力领悟力也很差,年轻人看在眼里,暗中耻笑。这样,老年人在旧经验里积累的优势就随风而逝了。这是所谓心理障碍吗?这种障碍很容易越过,我不跟年轻人学,我跟老年的朋友学,我仅仅用它写字,修改,寄出,存档,如此而己,不必劳动科技新贵。初学计算机,常常遇到障碍,随时需要协助,「协助」可能只是一举手之劳,除非中毒,通常没有大麻烦。这时候你需要朋友,当你立志使用计算机的时候,就要和「先进」结交你得克服老年的惰性,扩大朋友的圈子。恋旧情结我也有,但是也要看写的是甚么。写律诗写寿序最好用毛笔,典雅庄重,可是写故事呢?写情书最好用钢笔,态度认真,又不冬烘,可是写读者投书呢?写信骂人不妨用铅笔,表示轻蔑,可是写备忘录呢?出门旅行,坐飞机,住五星饭店,玩云霄飞车,回来写游记,计算机正是门当户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