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课前三分钟(观点报告)潘旭华VIP免费

课前三分钟(观点报告)潘旭华_第1页
1/2
课前三分钟(观点报告)潘旭华_第2页
2/2
巧用课前三分钟增加学生语言积累富阳市南新辅导小学潘旭华我们都知道学习语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长期的积累才能使语文学得更好。而一提到积累我们马上想到要大量地课外阅读与背诵,我们往往要求学生空闲的时候,多读一读好的书籍或文章,在阅读的过程中将遇到的好的句子抄下来,并不时地看看,让它们变为自己的东西。这些都没错,但我今天要说的是利用课前的几分钟时间来增加学生的积累,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也许有人并不在乎这课前的几分钟,认为这几分钟时间太短暂,起不到什么作用。但我觉得学语文一定要重视点滴的积累。荀子在《劝学篇》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就会积木成林,积沙成塔。下面就此谈一些课前三分钟积累的方式方法。课前三分钟的积累可以是词语、成语、优美的句子积累,也可以是名言、格言以及古诗的积累;可以是说见闻感想;还可以是课外资料介绍,好书推荐等等。课前三分钟,主要采用轮换制,这样一般情况每个学期每个学生可以轮到3至4次的训练机会。最关键的是课前三分钟的积累训练并不是说一定要每个学生都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所以学生的负但相对会比较轻,这种训练主要采用激励的方法,不断地表扬学生,鼓励学生,从而达到积累的目的。些种积累贵在持之以恒,千万不能只是心血来潮,3分钟的热度。比如说词语、成语及句子的积累。从简单入手,首先可以是词语、成语的积累,适用于每个学段。课前教师给词语或成语进行分类,比如这个星期介绍写景的词语,下个星期介绍写人物的词语,以此类推。同时将学生也分分类,一般情况是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先介绍,然后能力较强和较弱的交叉进行。介绍时可让学生将词在课间写到黑板上,(也可以将词语呈现在多媒体上。)要求上课开始后,提取三分钟时间,让轮到的学生到台前进行介绍,要求简单说说词语的意思,(学生会在课余查资料进行准备。)甚至可以让学生说说可以用在什么地方。这样每次轮到的学生在讲前就要进行充分的准备,这也是对学生能力的一次培养,当然此时教师要做好指导与检查工作。每节课的词或成语控制在2-3个,优美的句子为一般为一句。介绍完毕后让介绍的同学带领大家读词,读句。其余同学要做的是将这些介绍的词或句子摘录在专用的记录本上。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内要进行抽查学生的积累情况,如一个星期后抽三分钟时间让学生说说自己记住的词语,此时以表扬为主,表扬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尽量不去批评没有记住的学生。再如名言、格言、古诗词的积累。同样可以借助词语、句子积累的方式,但不同的是名言、格言主要适合中高段学生,以每周一格言或一古诗为宜。古诗以课标中的小学生必背古诗为重点。课前三分钟还可以让学生说见闻感想。低段可让学生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看到什么或听到什么,有什么看法或想法”的句式进行说见闻的训练。在语言的表达形式上不加限制。关键是教师在学生说完后进行适时点评,指出优缺点。中高段可让学生说一说亲身经历的事。可以让学生说高兴的事,惊险的事,有趣的事,新鲜的事,伤心的事,内疚的等等事情。同样关键是教师要注意说后的评价,学生说中的优缺点一定要及时指出。中高段的学生,还可以让他们进行课外资料介绍及好书推荐,可结合相应的单元内容,让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然后让学生在课前三分钟进行介绍。每个月可选择一名学生进行好书推荐,要求介绍主要内容,要发挥学生的特长,鼓励他们,可以比一比看看谁的介绍能让更多的同学喜欢上这本书。当然具体的操作过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难度不要选择太大,因为毕境只是课前三分钟,这三分钟必须指导,不可以随意为之,要不然就会失去它的意义。当然还可以选择学生更喜欢的方式方法,如介绍某位作家,介绍相关作品,朗诵啊,讲故事啊等等。最后还要说明的是课前三分钟一定要有计划性,系统性。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学年,一个学段,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某一阶段要围绕一个目标进行。相信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学生的语言积累一定会越来越丰富,学生的语文能力也一定能得到提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课前三分钟(观点报告)潘旭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