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etInternet基础基础第8章教学目标►了解Internet的发展简况和工作原理►掌握IE浏览器的使用►掌握IP地址和域名的概念►掌握信息搜索和文件下载的方法►掌握电子邮件(E-mail)的申请和使用20世纪80年代初期,ARPA和美国国防部通信局成功研制出用于异构网络的TCP/IP,并投入使用。1986年,在美国国会科学基金会的支持下,ARPA用高速通信线路把分布在各地的一些超级计算机连接起来,使得NSFNet成功取代了ARPANet而成为美国乃至世界的因特网基础。1994年4月20日,“中国国家计算与网络设施”工程通过美国Sprint公司连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真正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国家。在网络应用范围上,近年来Internet逐渐放宽了对商业活动的限制,并朝商业化的方向发展。在发展规模上,目前Internet已经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计算机互联网。8.18.1Internet基础知识8.1.1Internet的起源和发展Internet采用了一种标准的计算机网络语言(即协议),以保证数据安全、可靠地到达指定的目的地。Internet协议分为两个部分:TCP(传输控制协议)和IP(网络层协议),用TCP/IP表示,它是一种对计算机数据(电信号)打包后寻址的标准方法,几乎可以没有任何损失而迅速地将计算机数据经路由器传输到全世界的任何地方。当一个Internet用户通过网络向其他机器发送数据时,TCP把数据分成若干个小数据包,并给每个数据包加上特定的标志,当数据包到达目的地后,计算机去掉其中的IP地址信息,并利用TCP的装箱单检验数据是否有损失,然后将各数据包重新组合还原成原始的数据文件。由于传输路径的不同,接收端的计算机得到的可能是损坏的数据包,这时TCP将负责检查和处理错误,必要时要求发送端重新发送。各种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网之所以可以用TCP/IP同Internet打交道,是由于采用了一种被称为网关(Gateway)的专用机器来负责计算机网的本地语言与TCP/IP语言相互转换。8.18.1Internet基础知识8.1.2Internet的工作原理因特网中的每台计算机都被分配一个唯一的地址,即IP地址。该种地址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其中网络号标识一个网络,而主机号标识这个网络中的一台主机。目前因特网地址采用IPv6方式,常见的有三种基本类型:0网络地址(7位)主机地址(24位)10网络地址(14位)主机地址(16位)110网络地址(21位)主机地址(8位)A类B类C类1.A类地址,由于可供分配的网络号少而主机号多,因此适用于网络数较少而网内配置大量主机的情况。2.B类地址用于中等规模网络配置的情况。3.C类地址用于主机数较少的地方。8.18.1Internet基础知识8.1.3Ip地址类别第一字节范围应用A1~127用于大型网络B128~191用于中型网络C192~223用于小型网络D224~239多地址发送E240~247InternetInternet试验和开发试验和开发各类IP地址的特性8.18.1Internet基础知识8.1.3Ip地址设立因特网的域名系统使得人们能够采用具有实际意义的字符串来表示既不形象,又难记忆的数字地址。域名系统采用层次结构,按地理区域或机构区域进行分层。在书写时,采用圆点(.)将各个层次域隔开。从右到左依次为顶级域名、第二层域名等,最左的一个字段为主机名。例如:www.sina.com.cn是新浪网地址,其中www为Web服务器主机,sina为新浪公司名,com代表商业域名,cn为中国国家域名。8.18.1Internet基础知识8.1.4域名系统机构性域名域名意义域名意义com盈利性商业实体firm商业或公司int国际性机构ar消遣性娱乐org非盈利性组织webWWW有关的实体arts文化娱乐gov政府组织nom个人net网络资源edu教育机构或设施store商场mil军事机构或设施info信息顶级域名分为两大类:机构性域名和地理性域名8.18.1Internet基础知识8.1.4域名系统顶级域名分为两大类:机构性域名和地理性域名地域性域名域名意义域名意义au澳大利亚jp日本br巴西kr韩国de德国nl荷兰fr法国cn中国gb英国tw中国台湾us美国ca加拿大8.18.1Internet基础知识8.1.4域名系统活动状态指示器标题栏地址栏菜单栏主窗口8.28.2InternetExplorer的使用8.2.1IE浏览器的基本控件1使用URL直接连接主页如果已经知道某资源的URL,则可在地址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