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中枢的各部分功能语言中枢是人类大脑皮质所特有的,多在左侧。临床实践证明,右利者(惯用右手的人),其语言区在左侧半球,大部分左利者,其语言中枢也在左侧,只少数位于右侧半球。语言区所在的半球称为优势半球。儿童时期如在大脑优势半球尚未建立时,左侧大脑半球受损伤,有可能在右侧大脑半球皮质区再建立其优势,而使语言机能得到恢复。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紧靠中央前回下部,额下回后1/3处,又称布若卡氏区。能分析综合与语言有关肌肉性刺激。此处受损,病人与发音有关的肌肉虽未瘫痪,却丧失了说话的能力,临床上称运动性失语症。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颞上回后部,能调整自己的语言和听取、理解别人的语言,此处受损,患者能讲话,但混乱而割裂;能听到别人讲话,但不能理解讲话的意思,对别人的问话常所答非所问,临床上称为感觉性失语症。视运动性语言中枢(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的后部,此处受损,虽然其他的运动功能仍然保存,但写字、绘画等精细运动发生障碍,临床上称为失写症。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又称为韦尼克区):顶下叶的角回,靠近视中枢。此中枢受损时,患者视觉无障碍,但原来识字的人变为不能阅读,失去对文字符号的理解,称为失读症。各语言中枢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密切联系,语言能力需要大脑皮质有关区域的协调以及配合才能完成。据研究,听到别人说话,理解后用口语回答的过程可能是:1.听觉冲动传至听觉区,产生听觉,并与韦尼克区联系,理解句意;2.经过联络区的分析,将信息传送到运动性语言中枢。运动性语言中枢通过与头面部有关皮质的联系,控制唇、舌、喉肌运动,形成语言,并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