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zzstep.com共同分享智慧的结晶共同创造丰硕的成果荷叶母亲冰心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听读释题,由题目为切入口整体感知课文。2、过程与方法比读感悟,品味散文诗的语言。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扩读内化,体会诗歌中饱含的温馨的浓浓的母爱,探究与父母的相处之道。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读,让学生“读入”(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2、教学难点通过读,让学生“读出”(将文本语言内化为学生的情感)。三、教学过程1.导入:有一个小孩,当她满月的时候,“穿着舅母送的水红绸子的衣服,戴着青缎沿边的大红帽子,抱出到厅堂前”,她的母亲觉得自己“在姊妹妯娌群中,起了骄傲”。有一个小孩,“只有七个月,……已会呼唤‘妈妈’”,她的母亲真切地记得那天她唤妈妈的情景。有一个小孩,“有一次病得重极了”,她的母亲“不敢轻易的离开你的床前”。有一个小孩,“仰着脸问说,‘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她的母亲温柔地,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女儿!”这个小孩就是著名女作家冰心,她长大了写了很多歌颂母爱的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篇《荷叶母亲》!2.听读释题:现在让孩子的妈妈——我朗读课文,请妈妈的孩子——你根据课文内容理解课文题目!朗读之前,请你给我一些温馨提示,告诉我哪些字要注意!谢谢大家,有了你们的提示,我就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了……(听老师朗读课文)荷叶母亲联系地址:郑州市经五路66号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邮编450002电话0371—65715278第1页共4页www.zzstep.com共同分享智慧的结晶共同创造丰硕的成果怎样理解?这样吧,你们若有所思地读读看,读三次,要求一次比一次读得慢,慢慢地读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你怎么理解?(个别学生回答)为什么?(联系课文的具体语句和内容)(预设:把母亲比作荷叶,用荷叶比喻母亲——提示:什么是本体,什么是喻体?由荷叶想到母亲)课文是通过对荷花和荷叶的描写,借物喻人,借物抒情,赞美了母亲对子女的呵护及关爱!母爱是这篇课文的主题!3.朗读梳理: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刚才我们通过题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梳理课文的脉络,在那一天的风雨中,这两缸莲花怎么样了?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抓住关键词,梳理课文)白莲谢了——烦闷(板书:烦闷)(“烦闷”怎么读,读得低沉些,先个别读一读,然后全班读一读)哪几个字能突出白莲的凋谢?(“只”“几”)(个别读,突出这几个字!)那红莲呢?(昨天还是菡萏,什么意思?用一个成语解释一下,“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满”“亭亭”可以看出作者什么心情?欣喜,因为从小,作者就有以红莲自比的情愫。)我们配合一下,我读第一句,男同学用低沉的声音读描写白莲的部分,女同学用轻快的声音读描写红莲的部分。红莲敧斜——不适意(红莲虽然盛开了,但因为白莲的凋谢,作者还是很担心红莲!在大雨中,红莲怎么样了?左右敧斜了,作者心情如何呢?不适意)(板书:不适意)这段怎么读?声音仍然低沉,让自己进入情境,仿佛自己就是冰心,冰心的不适意便是你的不适意!全班读一读(适情评价)荷叶护莲——不宁的心绪散尽了(后来呢?作者看见荷叶护莲的一幕,不宁的心绪散尽了!)(板书:不宁)4.品读感悟:重点研读第6.7自然段作者心情的变化,是因为看见荷叶护莲的一幕,现在让我们品读描写荷叶护莲的六七自然段。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荷叶对红莲的保护!(“慢慢的倾侧”,换成“很快的移过来”,行不行?“覆盖”,这个动词突出母亲的柔情,能不能读得快?我们试着比较一下,一二大组读得快一点:再快一点!三四大组读得慢:再慢一点!哪样读更能准确地表达情感?联系地址:郑州市经五路66号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邮编450002电话0371—65715278第2页共4页www.zzstep.com共同分享智慧的结晶共同创造丰硕的成果第七段,继续描写荷叶护莲的情景!“不摇动”,照应了前面哪个词语,为什么不摇动了?收到了保护!“勇敢慈怜”,这个“怜”应该怎么解释?怜爱!“流转无力”,和前面的哪些词语形成对比?)全班读一读!(适情评价——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