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人教2011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3)VIP免费

人教2011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3)_第1页
1/2
人教2011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3)_第2页
2/2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陈绪云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2.使学生经历“猜想—验证—总结”的数学思维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多种技能。3.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情趣。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难点: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猜测导入:1、复习加法运算定律。2、猜想:同学们想一想,除了加法中有交换律和结合律,还有哪种运算可能也有这样的定律呢?(由学生猜测顺势导入课题,板书: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二、探究乘法交换律1、猜测:我们先来研究乘法交换律。谁能说说你心中的乘法交换律是怎样的呢?(可举例,可语言描述)2、验证:猜测毕竟只是猜测,到底对不对呢,我们需要进行一一验证。你们想怎么验证呢?(学生先思索验证的方法,交流后再开始验证。完成导学案第1题。学习提示:注意举出不同类型的例子)3、汇报:谁愿意来汇报展示一下你的验证过程和结果。(注意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的规范语言描述)(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乘法交换律表示出来呢?(课件出示:a×b=b×a)4、回顾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以前我们在验算乘法算得对不对时,经常用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一次,如果乘得的积与原来的得数相同,说明原先的计算是正确的。这种验算方法就是应用了——乘法的交换律。三、小组合作探究乘法结合律1、猜测:那么乘法结合律又是怎样的呢?(学生思索后,交流各自的看法)2、验证:到底对不对呢?我们也需要进行——验证。(4人小组合作进行验证,并做好记录)3、汇报交流验证结果:哪个同学愿意来汇报展示一下验证过程和结果呢?教师小结: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同学们不仅知道乘法结合律,而且还能自己举例进行验证。真厉害!用字母该如何表示呢?(a×b)×c=a×(b×c)4、比较升华:仔细观察,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有什么不同吗?用一句话说一说等式左右两边到底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四、比较乘法与加法的运算定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现在请同学们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你发现了什么?交换律是两数相加、相乘的规律,即交换加(因)数的位置,和(积)不变;结合律是三数相加、相乘的规律,既可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先相加(乘),和(积)不变。五、巩固练习1、基础练习: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填空,并说说应用了什么远算定律。2、拓展练习:应用运算定律简便计算下面各题。25×17×4125×3216×2×50×5教师小结:应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哦!以后在实际作业中,注意观察数据的特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六、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七、作业:P27第1、2、3题。板书设计:猜想——验证——交流——总结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25×4=4×25(25×5)×2=25×(5×2)a×b=b×a(a×b)×c=a×(b×c)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积不变副板书:学生举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人教2011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