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口、日、中”3个字,逐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写字姿势正确。认识2个笔画“横折、横折钩”和3个偏旁“纟、木、艹”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领悟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并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两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口、日、中”3个字。认识2个笔画“乛、”和3个偏旁“纟木、艹”。2、会读课后词语。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认记生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过渡谈话:江南不仅风景优美,而且人们也热情好客。文中的小男孩请孩子们先和本课的生字交朋友,然后他再邀请你们到他的家乡江南作客,你们愿意吗?可是他却告诉我,如果你们认识了他的生字朋友,才会邀请你去。二、看图,学生字1、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的音节和汉字。páizhōngyóuliúchàngliǎngànshumiáolǜjiāngnán排中游流唱两岸树苗绿江南小组合作学习:拼读这些生字要注意些什么?“中,树,唱”是翘舌音。“流,两,绿”是前鼻音。2、汇报学习结果,师生评议。3、游戏把生字卡片和相应的音节卡片分发给12位学生,由拿音节卡片的同学一个一个寻找。问:“我的朋友在哪里?”拿相应的生字卡片的同学回答:“你的朋友在这里。”两个并排站在一起领读生字。4、巧记字形。(1)小组合作学习:“中、游、流、唱、两、绿、江、南“9个字。用什么方法能更妙的记住这些字的形状?(提示:①熟字加偏旁木+对=树艹+田=苗,②区别形近字雨—两,根据部件编儿歌如:一个工人在河边(江)等)(2)汇报学习结果,师生评议。5、导学偏旁“纟、木、艹”及识记“绿、树、苗”三字。(谈话:“绿、树、苗”三个生字给我们带来了3个新朋友—3个偏旁。)(2)教师讲解偏旁“纟、木、艹”,并教读,抽学生读,师生评议。(3)小组合作学习,记这三个生字的字形,并组词。(4)汇报学习结果,师生评议。三、学课文,写字词本课要求会写的“口、日、中”三个字,笔画较少,它们说:要写好它们可不容易啦!孩子们你们有信心写好它们吗?1、指导在田字格内书写“口”字。(1)帮助学生认识新笔画“乛”,教读,书空。用顺口溜帮助学生掌握写好“口”字要领:口字要写好,上大下要小。(2)展示“口”字写法。(3)学生描红,试写。教师巡视。(4)小组内评议,欣赏。2、指导在田字格内书写“日”字。(1)帮助学生认识新笔画“”,教读,书空。(2)指导观察“日”字,写得稍长,两竖必须写直。3、同法教学“中”字。最后一笔竖要写在竖中线上.四、读词,多积累1、小黑板出示词语。2、学生试读,抽学生读,评议。作业设计1、给生字组词,看谁组得又多又好。第2课时教学目标:1.领悟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并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在理解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顺水流”、“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等重点词句。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孩子们,我们祖国的江南是个风景优美的好地方!你们想去看看吗?快乐地看看书上的江南图!(学生看图)2.教师板书课题.导问:看了图画,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二、导读课文,初知课文1.孩子们,你们真爱动脑筋,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相信你们读了课文就能回答自己的问题。2.老师范读。3.借助拼音,学生自读课文。4.指名试读课文,师生评议.老师范读“鸟儿”、“鱼儿”、“绿油油”等词语。5.学生再读课文,数一数文中共有几句话。想一想:这幅画怎么样?三.导悟课文,理解课文1.导学第一句.(1)指名读.(2)思考:写了哪几种景物?鸟儿在干什么?鱼儿在干什么?a老师帮助学生理解“小竹排,顺水流”。(水向哪个方向流,小竹排就向那个方向前进)b分小组讨论:鸟儿可能在唱什么?鱼儿在水中游可能会看到什么?c、抽生交流。(3)指导朗读第一句。2.导学第二句。(1)男生读(2)学生思考:写了哪些景物?他们各有什么特点?(3)抽学生答,师生评议(4)指导学生看图,指导学生在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