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强化文言词语,疏通课文文意。2、过程与方法目标:诵读法、串讲法与讨论法结合3、情感与价值目标:体会庄子和惠子的真挚情谊,认识真正的交友之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友谊,是我们心灵的需要;友谊,陪伴我们成长。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份纯真的友谊。但是,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呢?今天,就让我们从《郢人》这个故事中去仔细体会友情吧!(板书课题,并介绍庄子和他的主要思想)二、课文诵读教师范读课文,并布置学生听读要求:1、听清课文中生难字词的读音;2、跟着老师的诵读,初步理解文意。诵读完毕,教师强调生难词语读音。垩è漫通“墁”,读着màn斫zhuó尝试为寡人为之第一个读着wèi第二个读着wéi三、疏通文意第一步,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做好巡视)第二步,学生分别翻译课文,教师予以点拨强调;重点词语解释:顾:回头看漫:通“墁”,涂抹若:好像使:让听:听信、听任闻:听说质:搭档虽然:即使这样以为:用…作为为寡人为之:第一个“替、给”;第二个“做”难点句子翻译:1、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2、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四、深入探究1、再读课文,与小组同伴探讨:庄子给他的随从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两三名同学复述故事)2、教师提问: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想一想,匠石为什么能够成功地砍掉郢人鼻端上的白土呢?同学们纷纷作答:匠石技艺高超?郢人充分信任朋友?……教师趁势追问:你们从什么地方看出这些的呢?指导学生找出关键词句:“若蝇翼”“运斤成风”“听而斫之”“立不失容”3、教师再问:庄子为什么要给自己的随从讲郢人的故事呢?提示:路过惠子的墓地,庄子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文中哪个地方看出来的?抓重点句子“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学生交流对这个句子的理解,教师明确:惠子去世以后,庄子过其墓地,内心无比感慨与沉痛。通过这个故事,庄子深切怀念友人。五、主题升华通过本文的学习,加上大家自己的理解,同学们认为朋友间真正的相处之道是什么?同学们可能给出的理解:信任、支持、关爱、包容、患难与共、肝胆相照、两肋插刀……教师顺势点拨:真正的朋友不是同流合污,不是哥们儿意气;真正的朋友是相互1鼓励,是互相规劝。六、作业设计请同学们课外积累抒写友情的名句。板书设计:充分信任郢人→→→匠石技艺高超庄子→→→→→→→→→→惠子深切怀念“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