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VIP免费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_第1页
1/2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_第2页
2/2
《七月的天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生字新词。(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2.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资料,提高学生的收集资料的能力;通过思考交流,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难点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那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1.读课题,学生介绍天山。2.解题,了解作者:《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写山川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游记散文,选自于《天山景物记》,作者碧野。(简介作者)“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三)理解课文。1.快速阅读全文,理清全文的游览顺序,引导理解课文内容。2.引导阅读:(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让学生找出地点变换的句子。这些句子表示空间的转换,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2)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让学生议论,然后交流)景物:写了雪峰、云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描写方法:A、衬托,如:以蓝天和云影衬托雪峰之高大、静美;以溪流、游鱼的活跃衬托天山的寂静。B、比喻,如:说白云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开的“白莲”。(3)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4)朗读第四自然段(或放配乐朗诵)。自读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学生用笔在书本上做出标记)(四)细品语言文字,小结学习内容。1.课文主要是由外到里,由高到低。表现方法主要运用衬托和比喻。2.引导学生从景物形态、声音、动态、色彩、感觉等描写上去找比喻句,体会其精妙之处。3.积累自己喜欢的字词和句子。4.课外阅读《天山景物记》。(五)拓展训练。小练笔:练习写景作文,要求写一段特定环境下的景色,如校园的早晨、公园的景物、节日的夜晚等,要求能抓住景物的特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