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作文最高批改率视高小学金晓琴任教语文以来,我常听语文老师报怨教语文难,教语文累,当时有些疑惑,后来才发现,这种“难”和“累”多半来源于教师亲自对学生习作的“精细”“周到”的修改。精细到对习作立意的重塑,周到字词句的更换,甚至学校“六认真”检查也要看哪个老师改得多才叫批改认真,致使教师受到来自身和周遭的双重压力,最终使之倍感“教语文难,必作文更难”,这次的还没改完,下次作文又逼来了。对于此,我想谈谈我的观点和做法,敬请导师和同行指点,并真诚地给我你们观点和意见。首先,我认为,学生的习作是源于孩子自身的真实,作为教师,修改要慎重,不能以教师自己或成人的标准去强行改动孩子习作中最珍贵的童真童趣,保护孩子的视角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保护孩子敢于表达的信息和乐于表达的兴趣,这对习作教学要见成效特别重要。其次,我谈谈我的具体做法:一、自读、自改、自评。当学生完成了自己的习作后,让学生拿起自己的红笔,自读习作,发现错别字、句子不通顺的都顺便修改过来;然后再读,发现自己恰当运用了本单元积累的好词佳句,就勾画出来,在旁边用“学以致用”“词汇丰富”等语言批注,以此表扬一下自己的好学;再读习作,看到表达效果如何,比如:用词是否准确?写出了什么?修辞运用如何?写出了什么?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效果如何?都可以在旁边进行批注,直到觉得修改得满意为止;最后进行一下篇章结构的思考,看是否结构合理、详略得当,在自己习作的末尾用红笔进行一下总评。二、互读、互改、互评在完成了“自读、自改、自评”的环节后,可以同桌或是找信得过的同学交流,进入“互读、互改、互评”有环节。在这个环节里,同学之间也是先读他人的习作,改错别字,改不通顺的句子,发现同学做得好的地方,作出恰当的评价,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要注意的是:要教育学生尊重别人的本子,爱护好,态度端正地对待别人的信任。三、师读、师改、师评完成了上术环节,教师将作文本收起来,快速浏览发现,对改漏的地方做下修改,必要时做出自己的指导和评价。对与好作文和修改成功的典范进行表扬,并集体点评,完成本次习作的最终指导。总之,要提高习作教学的批改率,我认为这样做最佳。对学生而言,自己真正认真对待了本次习作;对于学习提高而言,同学之间相互学习更透彻;对教师而言,将自己解放了出来,并变“事倍功半”为“事半功倍”,实现了作文的最高批改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