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生活》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2、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3、海伦·凯勒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二、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批注研读品味精彩片段,领悟作者震撼人心的精神。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海伦·凯勒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培养学生积极、乐观、进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展开想象:假如你的世界没有了声音……假如你的世界没有了光明……学生纷纷发表个人见解。2、她们的世界没有声音——千手观音的聋哑演员们3、她的世界没有声音……也没有光明……这句话是说谁的呢?部分同学回答:海伦·凯勒4、你知道海伦·凯勒是怎样的一个人吗?明确:海伦·凯勒,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幼时患病,丧失视觉、听觉和说话能力。七岁时,安妮·沙利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在沙利文帮助之下,她进入大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大学期间,写了《我生命的故事》,讲述她如何战胜病残,给成千上万的残疾人和正常人带来鼓舞。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以后又写了许多文字和几部自传性小说,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后来凯勒成了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到全球各地发表演说,为盲人聋哑人筹集资金。二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士兵,她的精神受人们崇敬,成为全人类的精神楷模。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二、预习定标:1、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速读课文,粗通大意,读准字音2、划分本文结构,归纳段落大意。3、标出你认为优美的词、句、段,并找出文章中写了作者的哪些乐趣?(在相应的地方做上标记)4、用一句话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5、品味文章的写法。三、探究合作:学生速读课文。11、读准字音:驾驭()挚友()侏儒()消弭()颠簸()哑然失笑()膂力()2、学生划分本文结构,归纳段落大意。学生回答:第一段(1)总述自己的乐趣是丰富多彩的。(总说)第二段(2——18)具体写了“我”的丰富多彩的趣事以及从中感受得到的乐趣。第三段(19——20)告诉我们要学会忘我,忘我就是快乐。3、用一句话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明确:写了海伦·凯勒的丰富多彩的乐趣。四、交流展示:1、文章到底描写了作者的哪些乐趣?明确:田野漫步和户外活动,具体包括划船、游泳、乘船远航、骑双人自行车兜风、亲近树木花草、和狗交朋友、编织、看书、下棋、玩纸牌游戏、和孩子们嬉戏、参观博物馆和艺术馆、看歌剧等。2、作者从这些事中感受到了怎样的乐趣呢?试用原文的词句来回答。提示: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创设了“物”、“我”之间完美融合与统一的境界,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趣。学生圈划批注阅读后明确:划船——心旷神怡乘船远航——奇妙、有趣极了、不能忘怀幽静乡村——迷人可爱、回味无穷、尽情享受骑自行车兜风——惬意、飘飘然而心旷神怡和孩子们嬉戏——快乐不过,时间也过得很快参观博物馆和艺术馆——灵魂充满了喜悦看歌剧——比读剧本要有趣味得多、身临其境、不能忘怀、高兴得几乎跳起来3、作为一个有很多缺陷的人,她为什么能享受到多姿多彩的生活?明确:积极、乐观,不向命运屈服,战胜残疾,热爱生命,追求美好人生,全身心享受幸福生活。4、从海伦·凯勒的思想境界中,你受到了哪些启发?教师引导: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勇敢寓于灵魂之中,而不是一副强壮的躯体”,这正是对海伦·凯勒的真实写照。海伦凭着一颗坚强的心,最终在逆境中崛起,真是身残志不残。而我们当代中学生呢,有着敏锐的耳朵,有着明亮的眼睛,有着健全的体格,有着良好的学习条件,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奋斗呢?不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呢?不去创造自己的美好人生呢?我们应当从海伦·凯勒的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去做一个大写特写的真正的人,去做一个傲然立于历史的真心英雄。学生讨论、交流。明确:(1)要正确对待困难。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困难,2遇到困难时,不要害怕退缩,而要想方设法地克服困难,战胜了困难,也就赢得了人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