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语下册《满井游记》导学案学校:班级: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增强文言语感。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3、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学习重点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学习难点1、品读课文,体会本文写景的技巧,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2、理解“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的丰富意蕴。【题目解说】满井,明清时期北京东北角的一个游览地,因有一口古井,“井高于地,泉高于井,四时不落”,所以叫“满井”。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记游小品。【走进作者】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公安派"主帅,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都有文学成就,被称为“公安三袁”。作品有虎丘记》《初至西湖记》等。【背景链接】万历27年(1599),袁宏道再次作官,任顺天府教授,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为苦闷;更使他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就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第一课时一、【积累·语文素养的基石】1、生难字词飞沙走砾()辄()返二日倩()女髻()鬟()乍()明出于匣()始掠()披风()泉而茗()者而歌者红装而蹇()者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①余寒犹厉()②柳条将舒未舒()③娟然如拭()④夫能不以游堕事()3、下列“之”的词性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蝴毛羽鳞鬣之间局促一室之内。B.城居者未之知也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C.脱笼之鹄倩女之面。D.曝沙之鸟髻鬟之始掠二、文言知识积累1虚词脱笼之鹄()之倩女之靧面()郊田之外()局促一室之内()晶晶然如镜之新开()然然徒步则汗出浃背()2一词多义波色乍明()冻风时作()①乍②作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属予作文以记之()鳞浪层层()冻风时作()③鳞呷浪之鳞()④时时而献焉()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于时冰皮始解()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于时冰皮始解()⑤虽⑥始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死则已后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欲出不得()⑦得悠然自得:()得道多助()今为所识穷乏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3、词类活用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作则飞沙走砾:麦田浅鬣寸许:4、特殊句式倒装句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5、通假字恶能无纪:6、古今异义披风——古义:今义:走——古义:今义:第二课时学校:班级:组名:姓名:一、用现代汉语翻译下来句子。1、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2、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3、始知郊田之外未始天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4、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二、【阅读·交流对话的平台】1、表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2、本文是从哪些方面写出城游玩的喜悦之情的?3、在记叙描写中,文中运用了许多贴切新鲜的比喻句,按要求各举一例①以物比人:.②以人比物:③以物比物:4、本文要写“满井”,第一段却不着一字,反而抒发作者郁闷的心情,用意何在?5、赏析“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一句。三、【综合·展示个性的绿地】.结合材料,综合探究。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将在全国青少年中开展“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的主题教育活动。1、请围绕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围绕活动主题,你认为在班级开展哪些活动,能帮助身边的同学了解党的历史?3、请围绕其中一项活动,设计活动内容。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